股票学习网

股票行情网,股票入门,和讯股票,股票查询 - - 股票学习网!

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战略)

2023-04-10 17:46分类:江恩理论 阅读: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发起人、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赵磊。 中国青年网记者 卢冠琼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 卢冠琼)亚太经合组织第2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今明两天在马尼拉举行。据悉,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议中将阐述中国关于亚太区域合作的政策理念和主张,介绍“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进展以及为亚太和全球带来的新机遇,与各成员国共同勾画亚太未来的新愿景。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两年来,这一符合全球化需求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沿线60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正在逐步收获早期成果。

“一带一路”有何新进展?其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才能抓住“一带一路”所带来的现实机遇……近日,中国青年网记者就“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热点问题专访了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赵磊。

“一带一路”:中国文明型崛起的标志

“2013年是‘一带一路’的提出之年,2014年叫规划之年,2015年应当算是落实之年。”赵磊指出,“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中国的“新名片”,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果,突出表现为“五个一”,即:一个顶层设计、一系列国际共识、一揽子合作协议、一批建设项目、一套支撑保障体系。

首先是“一个顶层设计”,赵磊介绍,今年3月28日,习主席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时发表重要演讲,详细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其间,多部委联合公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以及中国的开放态势和行动等,使“一带一路”成为各方共同聚焦的热点。

“一批建设项目”可谓“一带一路”取得实质性成果的具体表现。赵磊举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顺利推进,习主席访巴期间,签署项目累计金额达460亿美元。中国与印尼签署雅加达—万隆高铁合作建设框架协议,明确项目按照中国技术标准设计并使用中国设备。中塔公路二期、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莫斯科至喀山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中缅皎漂港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中白工业园全面动工……

3月份,习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中还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赵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展现了中国外交的责任进入全新的阶段,“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已经成为了中国恪守的战略文化。他表示,“一带一路”的成功不仅在于务实的经济项目,更在于人心、思想、思路、文化、制度等。

“一带一路”不仅是一个经济事件,更是一个文化事件。“一带一路”的实质,不是单纯追求一国经济利益,而是将共同体成员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努力实现所有成员普遍的利益增值,体现了“共同体外交”的逻辑智慧,他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文明型崛起的标志。”

赵磊告诉记者,文明型崛起的重要衡量指标就是“议程设置”能力的提升。“一带一路”概念提出后,伴随着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等一系列“组合拳”的使用,周边国家甚至西方国家开始热议“互联互通”、“经贸合作”、“金融支持”、“人心相通”等“暖词”。他表示,这一理念显然已经成为各方的话语焦点,有很多人开始谈论甚至慢慢喜欢上了这一中国词汇。赵磊认为,“议程设置”能力的提升,是拥有国际“话语权”的前提条件。

抓住机遇:要找准“一带一路”的痛点

“目前,大陆31个省、区、市在制订‘十三五规划’时,大多都主动和‘一带一路’进行对接。”赵磊指出,“一带一路”对于中国城市和企业来说是难得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但如何才能抓紧丝路机遇?赵磊认为,必须要找准“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的“痛点”。总书记讲“五通建设”,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倘若不连不通,就有痛点。“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找痛点就能找到机遇。”赵磊称,“人们体验中的痛点,就是市场的赢利点以及体制机制的完善点,同时也是未来工作的要点。”他举例,为什么中国电力企业到巴基斯坦比较受欢迎,因为在这样一个国家,电力短缺就是痛点。

“未能庖丁解牛地了解每一个丝路国家”是我们“一带一路”发展中的“痛点”。赵磊表示,部分人往往把22个阿拉伯国家看作一个整体、把5个中亚国家看作一个整体……据此制定整齐划一的“打包政策”。但“一带一路”要真正具有生命力,就不能想当然地、简单片面地同丝路国家打交道,要真正去了解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群体对中国的期望、对我们的需求。

争取青年:“一带一路”必须恶补的功课

赵磊在其著作《一带一路:中国的文明型崛起》中提出,争取青年,是“一带一路”必须恶补的功课。赵磊称,“一带一路”要争取人心,尤其要争取国内以及沿线国家年轻人的好感和支持,因为这一倡议不是一代或两代人能够完成的事业。

“2014年,在越南、菲律宾以及中国台湾等地均出现了以青年人为主的游行浪潮。”赵磊指出,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在开展外交工作时,非常重视培养国外青年对其的好感。目前,中国“一带一路”工作的重点多针对政府高层、企业高管、学界精英等,对普通民众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工作力度尚显不足。

赵磊认为,随着全球市民社会的崛起,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青年人知情权与参与权的扩大,外交活动已不再是外交家的专利,政府也不再是唯一从事外交活动的行为体,而青年无疑是各国对外交往中最活跃、最核心的元素。“青年人有其自身特点,如精力充沛、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可塑性强等。”赵磊表示,青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要及早重视与应对这一变化。”

赵磊提出,“要以青年人喜欢的方式影响青年人。”他认为,发达国家在文化输出时特别注重开拓青年人喜欢的领域:好莱坞电影往往通过震撼的电影特效、精彩的剧情吸引年轻观众进入电影院;日本动漫得到了很多青年的喜爱,甚至伴随着他们成长……

“这些事例的成功,在于深刻分析了对象国青年的需求,并以他们所能接受的方式影响目标受众。”赵磊补充,对于中国而言,要拓宽对海外青年人的影响途径:在外宣中,要展现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以及青年人的喜怒哀乐,用青年人亲近的方式传达中国声音,如《舌尖上的中国》就得到了周边国家年轻人的热烈回应。在网络世界中,要推动中国青年人建立话语权,要鼓励中国青年人在新媒体等全球平台上更自信地展示自己,在不对称的中外信息流中掌控形象塑造与文化引导的主动权。此外,可通过提高驻外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素质,增强留学、就业的便利化条件,努力在驻在国树立中国人讲平等、重关怀的良好形象。重点针对国外的青年人解读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对其存有的误解予以耐心地解释和澄清。

“要让中国青年了解自己的国家以及‘一带一路’倡议。”赵磊说,外交主体与客体的核心都是人,当今世界处于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外交官,都是发言人。因此,做好外交与“一带一路”工作的前提是做好对本国青年人的教育工作,切实增强青年人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以及国家责任心。

来源:经济日报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弘扬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精神,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奉行以人为本、造福于民的宗旨。经过多年努力,“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论述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大意义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充满希望。同时,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了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促和平、谋发展的愿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沿线各国发挥自身优势,破解发展难题。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对我国来说,首先,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的需要。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我国开放空间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沿边延伸,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其次,顺应了我国要素流动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升,已经出现了市场、资源能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再次,顺应了我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需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大棋局,既要谋子更要谋势,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使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

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为国际社会搭建合作共赢新平台。这个倡议源自中国,属于世界,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走出一条和平、繁荣、开放、绿色、创新、文明之路,为各参与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目标、原则、宗旨等,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提供了根本遵循。

弘扬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一带一路”倡导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倡导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尊重道路选择。”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不能要求有着不同文化传统、历史遭遇、现实国情的国家都采用同一种发展模式。各国体量有大小、国力有强弱、发展有先后,但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一带一路”倡议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客观理性看待别国发展壮大和政策理念,努力求同存异、聚同化异。

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追求的是共同发展。我们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敦亲睦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外交理念。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商,就是集思广益,好事大家商量着办,使“一带一路”建设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共建,就是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持之以恒加以推进。共享,就是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这一倡议的初衷和要实现的最高目标,就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坚持正确义利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处理好我国利益和沿线国家利益的关系,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关系,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系,务实推进和舆论引导的关系,国家总体目标和地方具体目标的关系。“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仅着眼于我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诚心诚意对待沿线国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让沿线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要实行包容发展,坚持各国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文化上也存在差异,共处时必须相互尊重、包容差异,共事时必须帮贫扶弱、均衡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共同的事业,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合作好、发展好、分享好。

基本路径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1月4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强调,要做好“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尽早确定今后几年的时间表、路线图,要有早期收获计划和领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抓落实,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以点带线、由线到面,扎实开展经贸合作,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干起来。

积极推动互联互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希望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合作,实现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政策沟通、民心相通,共同打造开放合作平台,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我们要建设的互联互通,不仅是修路架桥,不光是平面化和单线条的联通,而更应该是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应该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这是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是生机勃勃、群策群力的开放系统。要打造全方位的互联互通,推动形成基建引领、产业集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综合效应。

明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要求。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方面,要切实推进规划落实,重点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经贸产业合作区建设、产业核心技术研发支撑等战略性优先项目。要切实推进统筹协调,坚持陆海统筹,内外统筹,加强政企统筹,鼓励国内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经营,也欢迎沿线国家企业到我国投资兴业。要切实推进关键项目落地,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让有关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要切实推进金融创新,打造多层次金融平台,建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一带一路”建设既要确立国家总体目标,也要发挥地方积极性。地方的规划和目标要符合国家总体目标,服从大局和全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倒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来。要立足本地实际,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努力拓展改革发展新空间。

确定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方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规模和资源禀赋优势明显,互补性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要把握历史机遇,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水平、更广空间迈进。构建“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在自愿、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携手构建务实进取、包容互鉴、开放创新、共谋发展的“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共创“一带一路”新型合作模式,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发展规划对接为基础,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纽带,以互联互通、产能合作、人文交流为支柱,以金融互利合作为重要保障,积极开展双边和区域合作。打造“一带一路”多元合作平台,推动各国政府、企业、社会机构、民间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利合作,增强企业自主参与意愿,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合作项目,共同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主体、全方位、跨领域的互利合作新平台。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领域项目,大力推进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开办更多产业集聚区和经贸合作区,抓好重点领域合作。

根据形势变化不断扩展合作领域。稳妥开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增长点。着力深化环保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着力深化医疗卫生合作,加强在传染病疫情通报、疾病防控、医疗救援、传统医药领域互利合作,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着力深化人才培养合作,倡议成立“一带一路”职业技术合作联盟,培养培训各类专业人才,携手打造“智力丝绸之路”。着力深化安保合作,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推动构建具有亚洲特色的安全治理模式,携手打造“和平丝绸之路”。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以及规则标准“软联通”,畅通贸易和投资合作渠道,积极发展丝路电商,共同开辟融合发展的光明前景。实施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

推动与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合作。“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一带一路”已经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草原之路”、土库曼斯坦“复兴丝绸之路”倡议实现对接合作,同欧洲“容克投资计划”、柬埔寨“四角战略”、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等对接达成共识。“一带一路”还实现了与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埃及“振兴计划”、塔吉克斯坦“2030年前国家发展战略”、伊朗四大走廊及跨境走廊对接,积极推动同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等国经济战略对接。

主要成果

9年来,经过各方不懈努力,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扎扎实实的成就。

一是合作范围不断扩大。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已先后写入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成果文件。

二是设施互联互通不断深化。一系列重大项目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中老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客货运输量稳步增长;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诺段顺利通车;雅万高铁最长隧道实现全隧贯通;瓜达尔港具备了全作业能力,成为区域物流枢纽和临港产业基地。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为保障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经贸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截至2022年8月底,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2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我国已累计与30多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协议,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

四是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不断健全。成立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基金,10家国际金融机构参与。截至2022年7月底,我国累计与20多个沿线国家建立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在1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业务量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五是人文交流合作不断扩大。10余个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品牌逐步建立,其中,“鲁班工坊”在19个国家落地生根。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和美术馆联盟、“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等运行良好,有力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理解和认同。“丝路一家亲”行动持续推进,菌草、杂交水稻等“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的援外项目有效增进了共建国家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六是新兴领域国际合作不断拓展。深化数字与创新国际合作,打造了一批创新合作的新亮点。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抗疫协作,与共建国家开展疫苗生产合作,为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作出积极贡献。以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合作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领域。

发展方向

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面向未来,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总体上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大方向没有变,国际格局发展战略态势对我有利,共建“一带一路”仍面临重要机遇。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前所未有,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日趋复杂。要保持战略定力,抓住战略机遇,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合作和斗争、统筹存量和增量、统筹整体和重点,积极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共建“一带一路”是和平发展、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共同发展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愿为世界各国带来共同发展新机遇,与各国积极发展符合自身国情的开放型经济,共同携手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

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深化政治互信,发挥政策沟通的引领和催化作用,探索建立更多合作对接机制,推动把政治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把理念认同转化为务实成果。深化互联互通,完善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深化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提升规则标准等“软联通”水平,为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做增量。深化贸易畅通,扩大同周边国家贸易规模,鼓励进口更多优质商品,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进贸易均衡共赢发展。继续扩大三方或多方市场合作,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深化资金融通,吸引多边开发机构、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参与,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深化人文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金融、电子商务、绿色能源等领域新增长点,着力再打造一批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优质项目,推动各方合作再上一层楼,合力绘就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统筹考虑和谋划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完善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畅通安全的陆上通道,优化海上布局,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衔接,推动来源多元化。民生工程是快速提升共建国家民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要加强统筹谋划,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

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彼此要多拆墙、少筑墙,把对话当作“黄金法则”用起来,大家一起做有来有往的邻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在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传统医药等领域同各方拓展合作,共同护佑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共建“一带一路”也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让世界各国的发展机会更加均等,让发展成果由各国人民共享。世界银行有关报告认为,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我们将本着开放包容精神,同愿意参与的各相关方共同努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减贫之路”“增长之路”,为人类走向共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孙壮志 郭晓琼)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卜卫军、赵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贯通于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沿线共有60多个国家,覆盖约44亿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63%,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29%。

3月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举行的记者发布会上,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2015年,将是发展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的关键一年,他说:“我们已经和沿线许多国家就规划、就实施的一批项目进行了很好的磋商,有些正在推进当中,有些正在规划当中。之所以引起全球的关注和沿线国家热烈的响应,以及50多个国家表示愿意参与,以及用某种形式和我们探讨、落实一些具体的共建方法和途径,是因为它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以及社会信息化这一发展大潮流。”

目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已与多个国家签署协议,一批重要项目已经或即将启动。2014年,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与斯里兰卡签署科隆坡港口城特许经营协议,以此加强与斯里兰卡港口和工业园区的合作,复兴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港湾工程公司与马尔代夫签署综合基建项目谅解备忘录,为马尔代夫建设机场、填海造陆、岛屿连接等交通基础工程及相关配套设施;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签署会议纪要,初步确定了涉及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能源、电力、矿业、化工等领域的63个项目清单;在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建设瓜达尔港之后,巴基斯坦政府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进一步磋商,寻求发展机遇。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副总裁孙子宇介绍说:“港口建设起来之后,需要有工业、农业矿产等方方面面发展来支撑,所以我们的‘一带一路’刚好吻合上了。另外,巴基斯坦提出,希望我们帮助他们建设工业区、产业园区,就是把中国沿海开放成功的经验借鉴过去,这就是最好的呼应,刚好也吻合上了我们国家的战略需求。”

1 23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属于上升期,他们在公路、铁路、建材、通讯等众多产业有着巨大需求,而这些恰好是中国产能丰富、技术领先的优势产业。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凤朝表示:“渴望着建设铁路的呼声是很高的,就目前我们掌握的信息,可能有60来个国家有意建设铁路,而且我们频繁接触的也有20个国家以上。”

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中国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产能和丰富的外汇资产帮助沿线国家发展基础建设,同时输出自己先进、成熟的产业,帮助他们加快工业化进程。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董事长汪建平表示:“工业由于没有电力开工不起来这种现象还是很普遍的,我们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有布局,我们也相信下一步会赶上这样一个发展大潮,也有利于把我们国家业已成熟的产能带出去。”

有需求、有意愿不代表项目能够顺利建设起来。为保证项目实施,中国政府筹措大量资金,于去年年底成立了丝路基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615.25亿人民币。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另外两个资金库——金砖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投入运作。对此,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金奇表示:“我们对于‘一带一路’的倡议非常感兴趣,我们看到‘一带一路’的基金涉及400亿美元,这就说明中国政府对此是认真的,希望把这笔钱花在这上面。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从重庆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列车18天就可以达到目的地,更多的物资会出口到欧洲去,这样就节省了时间,如果采用海上运输的方式,这个时间将会加倍,节约了时间,增加了效率和经济的动力。”

被称为“新丝绸之路”的渝新欧铁路2011年正式通车,全长11179公里。另外,2012年,中国武汉至捷克布拉格的“汉新欧”铁路通车;2013年4月,成都至波兰第二大城市罗兹的“蓉欧快铁”开通;2013年7月,由郑州至德国的“郑新欧”货运班列开通。铁路运输比空运便宜,比海运速度快,具有一定竞争力,而且也可改变中国对外贸易长期过度依赖海运的现况,为货物和能源运输多元化创造条件。欧盟驻华大使史伟表示:“习近平主席在很多场合中反复推广过‘一带一路’的概念,如今中国和欧洲处在欧亚大陆的两端,我认为我们要建立一个联系的平台,这是我们在今年即将召开的下一次峰会中应该重点推进的领域之一。”

“一带一路”的建设也为中国许多地区的发展带来机遇,位于中国西部的新疆就是其中之一。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负责人张春贤表示,新疆地处承接国内、连接国外的桥头堡位置,向东有13亿人口的大市场,向西与8个国家接壤,是另一个13亿人的大市场。

“新疆的喀什、霍尔果斯都是中央特批的经济开发区,有很多超过其他特区的一些政策,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重大战略它的作用和意义将是不言而喻的,新疆是可以充当起很好的作用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表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新疆要抓紧建设交通枢纽、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文化科技以及医疗服务五大中心。他说:“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中,新疆无疑要成为核心区,由原来的口袋底变成一个对外开放的前沿,我们已经完成了很多具体的规划,我们今年要具体地推动这些规划的实施。”

按照规划,新疆将打通中国直抵印度洋的铁路通道,畅通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出口制造业基地,以及面向国内外的现代商贸物流网络,发展适应国际采购、国际中转、国际配送要求的国际物流。

不过,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西方舆论有一些误读、曲解之声,例如,有人将“一带一路”解读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从表现形式上,二者确有相似之处,比如,都以“走出去”为核心;都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的重点;都重视金融货币上的合作,通过提供贷款、设立灵活性的基金来运作。对此,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表示:“‘一带一路’比马歇尔计划既古老得多,又年轻得多,二者不可同日而语。说古老是因为‘一带一路’传承着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的古老的丝绸之路精神,我们要把这条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互通有无的路走下去,而且要让它焕发新的时代光芒;说年轻是因为‘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它是开放合作的产物,而不是地缘政治的工具,更不能用过时的冷战思维去看待。”

王毅表示,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的过程当中,坚持奉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平等协商,坚持尊重各国自主的选择,目标是合作共赢,它不是中方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方共同参与的交响乐。对于没有政治目的的“一带一路”战略,许多国家表示欢迎,巴勒斯坦前驻华大使、阿拉伯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穆斯塔法·萨法日尼说:“我们阿拉伯国家纷纷表态,全力配合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背后没有政治目的,不是针对或者遏制某些国家,也是开放的,任何制度的国家都可以参与。”

11月2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与国际合作年会暨新“巴山轮”会议在京开幕。在主题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政策与行动”的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就如何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务实合作、实现共赢目标展开热烈讨论。现摘编主要观点如下:

曹文炼(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

智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智慧来源,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智库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不断加强支持国际经济合作的政策研究。加强国内政策支撑和体制创新的研究,特别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加强国家间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研究,促进金融政策协调合作,逐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要不断研究丰富“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要着力打造“一带一路”行动型智库。通过创新“一带一路”智库合作模式、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等,深化各领域智库间的交流合作,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智力成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服务。增进各领域交流和互信。智库要勇于承担引导责任,正确解读“一带一路”倡议,有效传播“一带一路”核心理念,不断增进各国了解互信,使各国人民真切感受到“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良好愿望和切实行动。

韩景阳(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原副书记)

建设“一带一路”并不是中国一家的事情,应该广结天下英才,积极开展与其他国家、民族和文明体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吸纳多元文化的智慧和创造力。应组建国际性的“一带一路”智库联盟,将世界上致力于研究“一带一路”的研究机构、研究项目和研究人员整合起来,为智库搭建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交流平台,共同对“一带一路”重大问题开展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政策研究。“一带一路”不仅需要智库的深入研究,而且需要培养一大批各行各业急需的建设人才。要尽快推进建设“一带一路”大学联盟,将沿线国家的大学资源整合在一起,为“一带一路”不断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张景安(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

当前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重大的颠覆性创新时有出现,科技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关键。在这个世界性的创新大潮和创新竞赛中,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芬兰、马来西亚、白俄罗斯6个国家将成立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其非政府、非盈利的学术研究机构的民间性特征和性质,对“一带一路”建设中切实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与交流合作意义重大。推动“一带一路”,要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加强技术文化交流,构建科技战略咨询库,促进协同创新,并编制“一带一路”科技发展议程,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平台中心,促进“一带一路”科学发展合作和创新,引领未来发展,抢占世界经济制高点。

王辉耀(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

“一带一路”沿线几十个国家可以组建国际“一带一路”联盟,或者建立共同治理机制,甚至可以尝试在“一带一路”里面探讨自贸协定。如何在“一带一路”国家之间推动自由贸易,也非常重要。其中,与东盟合作是个很好的切入点,如开展贸易合作、旅游产业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此外,还可以与东盟合作建立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示范区,开展国际文化教育,更多吸引东盟国家学生来中国留学等。

刘建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

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展面临六方面现实问题:来自现有国际秩序的阻碍;融资问题相对比较突出;“走出去”的企业质量参差不齐;理论支撑不足;存在政治、地区安全等风险;我国自身配套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针对这些问题,建议:进一步明确重点方向,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国家和重点项目,优先对接对方国家的重大战略,成熟一个推进一个,不贪多,不求大;把政策和人文沟通等“软”的政策放在“硬”的政策之前,引导广大沿线国家改善投资,大力发展科技、卫生、旅游合作;推进金融创新方面一系列的务实措施,加快研究成立国际发展署,依托专业化的国际开发机构和人才,提高对内协调和对外沟通的能力。

张燕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当前“全球化和去全球化”的争议,更加凸显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价值。过去存在对创新、不公平和治理等问题的忽视,在新时期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过程中,要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们沿线各个经济体共同的事业,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重点;牢牢把握扩大内需和消费这个战略支点,通过本地的相互需求带动相互贸易、相互投资和相互融资,这是我们本地区发展的基础,也是合作的战略支点;牢牢把握“一带一路”蕴含的巨大商机。

(曲一琳整理)

https://www.xusbuy.com

上一篇:盐湖提锂概念股持(盐湖提锂上市公司)

下一篇:股票行情(300119股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