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行情网,股票入门,和讯股票,股票查询 - - 股票学习网!

电信产业重组历史(产业重组原则)

2023-04-18 17:41分类:RSI 阅读:

自从三大运营商的格局确立之后,中国移动的发展可谓神速,从而很多人都觉得移动比联通和电信成立的早,其实不然,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国运营商的发展史吧。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邮政和电信是不分家的,由邮电部统一管理,那时候的电信基础设施非常的落后,整个通信行业都期待着改革,经过多次调整,电信分离出来,成为了全国唯一的运营商,随着国际运营商格局的改变,我国通信行业也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成立了另一家通信企业——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但当时的联通由于各种原因,发展一直不是很好,经过4年的运营后资产负债率却高达87%,可以说是非常凄惨。

在两千年左右,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快速发展,我国就将“中国电信”的业务进行了拆分,分出移动通信业务,成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及由于当时铁路调度而产生的中国铁通,我国基本形成了电信运营商六雄(电信、移动、联通、卫通、网通、铁通)争霸的局面。中间又经过了一系列的变革重组,最终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中国卫通的基础通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其他业务并入航天科技集团。至此,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出现。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中国现代通信史的缩影,几十年的时光,中国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目前更是位于世界领先地位,未来也必将迎接新的辉煌!

 

5月对于中国通信行业来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个月,先是17日中国联通发布云南分公司全面混改消息,接着27日GSMA海外又传出电信联通有可能合并的消息。

28日晚,GSMA大中华区发表声明表示报道内容存在偏差造成了误解,随后中国联通官方媒体号也发表了相关声明。

电信联通有可能合并、中国通信业将迎来第五次大重组的这一传言,还是让通信界起了不小波澜。

为什么业界总在盛传这一消息呢?为何通信业会历经多次重组呢?我们还是来看看下图,让大家迅速了解我国通信业的前世今生。

运营商历史

纵观我国运营商历史,分分合合一直都很常见,谁还记得当年七家运营商群雄逐鹿,那叫一个眼花缭乱。

不过当时是为了 WTO 入世,专门构建的竞争环境,仓促为之,几家运营商水平参差不齐,颇多诟病,为后面再次重组埋下伏笔。

08 年工信部成立后,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什么网通并联通,铁通入移动,卫通嫁电信,那叫一个轰轰烈烈,热闹得很,最后的局面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移动、联通、电信三足鼎立。

中国移动

单从手机业务来看,中国移动在移动端算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因为最开始它拆分出来的时候,只能做没任何经验的移动业务,要人才没人才,要资源没资源,自认为是人才的都留在电信不愿去新成立的移动,优势资产房产、机房楼等都留在了电信,毕竟分家嘛,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被分到移动的人憋着一口气愣是把移动客户数整成了全球第一。

中国联通

而联通最开始就是个穷小子,一直半死不活,直到国信寻呼( 原来管 BB 机的 )加入,才慢慢有了起色。但联通在投资 3G 时候动作太大,没两年就被突然冒出来的 4G 拍死在沙滩上,伤筋动骨。去年借着股份改革,大力推广互联网流量卡回了一波血,不过现在时不时的仍会被大家抱怨信号差。

中国电信

电信以前一直是搞固网的,赶上 08 年大重组的时候,花了1100亿收购了联通的 CDMA 网络,才摸到入局移动业务的大门。值得一提的是这1100亿中有500亿由中国移动支付的。后来三足鼎立时,中国移动一直为当了冤大头这事有些愤愤不平,毕竟自己亲自掏钱养了一“白眼狼”!

不过电信买的这个 CDMA 实在是特殊,受制于高通,跟别的制式混不到一块去,各种手机都不带着玩,好在这几年全网通普及率高了,中国电信这才从小黑屋里放出来,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合并的传言怎么来的

4G时代,中国移动凭借 4G 风光无限,反观联通、电信,利润还不如移动的一个零头,着实凄凄惨惨戚戚。

那时候就开始传,电信、联通是不是要合并了?

先是联通和电信的老总乾坤大挪移,紧接着就签了好几个文件,联通电信 4G 技术深度合作、倡导全网通,尤其是联通和电信还签了一个协议:资源共建共享。也就是联通信号不好就可以尝试切换到电信信号,反之亦然,明摆了站到统一战线跟移动刚到底!

最后闹了半天,电信、联通并没有合并,反而联通踏上了混改的道路,吸引了腾讯、阿里等大佬加入。

适逢此时国家大力推动提速降费政策,这让刚混改的联通一脸懵逼,为了生存只有降降降,通过降价换取市场份额增长,最终让电信、移动也坐不住了,纷纷投入到降费阵营中来留住客户,自此拉开了运营商相爱相杀的浴血奋战序幕!

电信、联通合并的可能性

四年前两家不能合并,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会将固网垄断,但是现在移动已经布局固网,增速还很快,这个巨大阻碍已经消失。

除此之外,5G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对运营商来说, 5G 的设备非常贵,而且 5G 的基站要比 4G 的多很多倍,现在只有移动能拿出来那么多钱,联通和电信根本斗不过,除非两家合并。合并不仅可以整合资源,减少5G建设压力,同时也免去了不必要的竞争成本,还是挺划算的。

而且,网上有消息表示,联通和电信拿到的 5G 频段挨着,都在 3.5GHz 附近,而移动自己单独在 2.6GHz 和 4.9GHz,这好像也在为合并铺路。

不过,它们两要是真想合并,阻力也会不少。

譬如刚刚入股联通的两个爸爸怎么办?重合业务如何消化?两家体量差不多,谁也不能管着谁,那岗位之间的斗争如何解决?这都是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

其实,如果不考虑 5G 的发展,小编还挺喜欢现在三足鼎立的现状,这让普通人也能用的起无限流量~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电信和联通合并了,新公司会叫中国电通么?

 

(本文由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并发布。)

当前针对国企业务层面改革的推进力度在加大,专业化重组作为基本手段在国企内部和国企之间都正加紧展开。

但如今的改革发展任务与10年前、甚至5年前都已大不相同,运营效率提升、扭亏等都只是最基本目标,核心任务是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尤其是实现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否则基本目标其实也很难实现(相关研究参见《》一文)。

也正是由于改革任务上的殊异,以往专业化重组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此次可能并不适用,复斯专家认为:要有利于科技创新,当前实施专业化重组必须把握好两个最基本的设计原则。

组织体系:提高行政组织体系与创新业务体系的重叠程度

创新业务体系,指由点(创新项目)的实施主体、线(技术线或产业线)的运营与发展主体、面(多技术线和多产品线结合)的运营与发展主体,及其相关业务管理主体共同构成的业务体系。

想要通过专业化重组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从组织体系层面看,首先要尽可能提高行政组织体系与创新业务体系的重叠程度。这里的重叠包括两方面含义:主体重叠,即行政主体与对应业务(管理)主体为同一主体。若主体不重叠,则可能表现为点、线或面的主体不是行政主体而仅是业务主体,甚至是没有主体对应关系重叠,即行政的上下级关系与创新业务工作的管理和被管理关系重叠。

二者重叠程度高,那么创新的各类业务工作与行政主体的利益一致性就高,不仅激励更容易实现,而且行政权也可更好的支撑业务工作执行——在同样资源条件和管理水平下,该方式通常比以市场手段调节或企业内部准市场运行方式要好(相关研究参见《》一文)。

其实类似组织设计问题在以往企业处理多类业务关系时也会遇到,但对一个处于创新转型中的企业,面对的是有多产业、多技术、多发展方式共同组成的包括15种业务关系在内的完整创新业务体系(点、线、面仅是从一个维度的展开,相关研究详见《》一文),这使其与专业化重组后的新行政组织体系做到重叠,设计难度相当大。

组织运行:建立行政权背书下的创新业务体系专业工作方式,以趋近专业治理

有时由于重组范围小(仅是一个板块或简单把某科研单位与对口产业单位重组)且创新体系自身的范式选择简单(对多轮持续创新要求低),专业化重组较易实现行政组织体系与创新业务体系重叠程度高这一要求。但这也并不能高枕无忧:因创新发展工作普遍具有结果不确定性强或建设类性质,以常规行政工作和计划控制方式进行管理很难奏效——否则在更为强大的行政指挥背景下那些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就不会遇到推进迟缓问题了。

从组织运行、具体讲从主体工作方式角度,还需要建立起行政权背书下的创新业务体系专业工作方式。即在前两个重叠条件下,更多用专业工作方式替代直接的行政工作方式。其目的是,使创新业务体系的运行过程趋近、进而实现专业治理——真正的专家治理本质,而非当前普遍存在的专家官僚治理或专家经验治理(相关研究详见《》一文)。

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则和要求的存在,导致并非一味的把创新资源都合并到一个行政体就更有利于创新,如果做不到专业工作方式(拥有行政权主体往往很难自觉使用该方式),那么分散或平行的业务关系有时更利于双方接受专业工作方式——当然这也不是可以自然形成的。

总的看,体系重叠程度高且各主体均按专业工作方式工作,是最理想状态,因为对组织以外的管理要求低、是最省力模式。但对于一个大型集团或多类业务均需创新发展的企业,仅通过专业化重组所能实现的,往往离这种理想状态很远,还必须在更广泛的管理领域下功夫(相关研究参见《》一文)。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品科创说管理专栏】****

不久前,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新能源智慧运维服务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涉及14家央企的22个光伏发电和风电项目。该合作项目的开展,标志着央企新能源整合从单个协调向整体推动转变,发展转向专业化、集约化。

当前,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速,推进国企重组整合大有可为。

重组整合动作频频

今年是中钢集团正式加入中国宝武的开局之年。1月份,中钢集团实现“开门红”,企业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达到41%、46%,效益创近十年最好水平。

中国宝武与中钢集团都出自原冶金部系统,战略契合、优势互补。2022年12月,中国宝武与中钢集团启动重组。这是党的二十大之后中央企业第一例集团层面的战略性重组。“我们要敢拼、勇闯、快干,奋力谱写中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安栋信心满满。

继去年37家中央企业25组专业化整合项目分两批集中签约后,今年开年,国资央企就在重点领域按下了专业化整合“快进键”。

1月10日,国家电网与国家电投在京举行生物质发电项目管理权交接仪式。经国资委批准,我国生物质发电头部企业——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无偿划转至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投成为国能生物控股股东。1月14日,三峡集团与中交集团签约。经协商一致,三峡集团将所属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划转中交集团。

中国电建与通用技术集团日前就医疗资源专业化整合项目签约,电建医疗将加入通用技术集团旗下的国中康健专业医疗健康产业平台。这是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深化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又一重要成果。

“本次改革完成后,通用技术集团将拥有医疗机构343家,管理床位数约4.8万张,全国性网络布局将进一步完善。”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于旭波表示。

有的放矢持续见效

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国资委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和《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部署安排,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工作。先后完成5组9家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新组建和接收中国星网、中国稀土集团等8家中央企业,电力、检验检测、医疗等领域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项目持续展开。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近日提出,以市场化方式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稳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培育和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增资扩股,2023年在装备制造、检验检测、医药健康、矿产资源、工程承包、煤电、清洁能源等领域推动专业化整合,切实提高产业竞争力。

鞍钢重组本钢后,鞍钢集团粗钢产能位居国内第二、世界第三,形成“南有宝武,北有鞍钢”的钢铁产业新格局。在鞍本重组整合工作中,鞍钢集团充分发挥鞍、本两地铁矿资源优势,加快实施“钢铁+矿业”双核战略。2022年,其铁精矿产量再创历史最好水平,持续保持国内第一。

由“南北船”重组而来的中国船舶集团,全方位、多角度开展主业实业优化整合,市场地位更加稳固。2022年,船舶海工业务承接合同金额再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纪录,经济效益再创历史新高;年末新接订单、手持订单全球市场份额均超过20%,稳居世界第一。

推进专业化整合,可以从根本上减少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对于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稀土领域的国家队,中国稀土集团成立一年多来,统筹谋划稀土全产业链整合方案和实施路径,加速推进与重点稀土产业省区战略合作。通过整合,岩矿型稀土资源储量增加15倍以上,在产矿山运行产能大幅提升。

中国星网集聚优势力量,积极抢占新一代通信技术创新发展制高点。按照部署,企业紧盯目标任务,加强统筹协调,积极进行资源整合,全力以赴加快建设先进性、适应性、安全性、经济性卫星互联网。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锦认为,国企重组整合的持续推进,有力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能够更好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

市场化路径推进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进、退、整、合’为着力点,加强重点示范项目的协调推进,不断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国务院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

“进”就是要瞄准高水平、导向性,支持推动国有资本协同合作,促进固链、补链、强链、塑链。“退”就是要持续推进低效无效资产和非主业非优势业务退出,做好产能过剩行业整合,促进产业调整升级。“整”就是积极推动检验检测、医疗健康、装备制造、矿产资源、煤电等领域资源整合,避免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合”就是支持中央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加强内部资源深度融合,形成强大的合力。

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国企重组整合,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明确要求。长期从事国企研究的专家刘兴国认为,市场化路径推进重组整合,既尊重了相关企业自发自愿原则,又保障了互惠互利效果;既有助于顺利完成组织形式上的整合,也有利于深化推进实质上的融合。

去年底,中煤集团与国家电投煤电项目专业化整合签约。国家电投旗下上市公司中国电力公告显示,与中煤电力(中煤集团全资拥有附属公司)签订产权交易合同。中煤电力同意购买新源融合(中国电力全资拥有附属公司)6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2.65亿元。此次整合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涉及的电力装机容量预计超过1000万千瓦,在业界形成较大影响。

“国家电投以市场化方式开展与中煤集团‘煤炭+煤电’专业化整合,走出了一条有别于‘国资监管机构主导+无偿划转’式央企兼并重组的改革之路,示范引领作用较为突出。”刘兴国表示,今年国企重组整合前景值得期待。(周雷)

来源: 经济日报

https://www.xusbuy.com

上一篇:共有产权住房网上申购(网上申购新股)

下一篇:300190诊股(股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