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行情网,股票入门,和讯股票,股票查询 - - 股票学习网!

江淮城市群包括哪些城市_(江淮城市群)

2023-10-11 13:05分类:趋势线 阅读: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江淮城市群包括哪些城市?,以及江淮城市群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安徽“七雄”,逐鹿文明创建,谁能笑到最后?

9月14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城市(区)名单》公示,安徽有滁州、阜阳、黄山、六安、宿州5个地区级和肥西、广德、金寨、南陵、宁国、歙县、桐城7个县级城市入围。可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逐鹿创建,谁主沉浮?”

根据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城市情况,上次一共有166个城市(包括地区级、县级)入围,最后被确认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为89个,通过率为53.62%。所以入围参评城市名单后并不意味着铁定会被评上全国文明城市,被评上或者被淘汰的几率各一半。今天我们就安徽的七个县级城市,来逐一分析,看看哪个城市能笑到最后。

肥西县

属于合肥市,是全国百强县、中部十强县,素有"淮军故里、改革首县、花木之乡、巢湖明珠"之美誉。近年来,肥西抓好文明风尚引导、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提升等方面作出了切实行动,效果斐然。因肥西是省会下属县级城市,在评选中有其独特地域优势。所以,最终通过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基本上是板上钉钉。

广德市

是安徽两个直管县之一,属于宣城市,与苏浙接壤,是本省县域城市中的后起之秀,靠实力,在2019年成功撤县建市、挺进了强县。近年来,广德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突飞猛进,是安徽名副其实的新星。广德文明创建在省级两轮测试中独占鳌头。所以,广德创建文明城市首战成功率极高。

金寨县

属于六安市,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金寨是安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近年来全县上下以决战决胜的气概、志在必夺的信心全力以赴做好创建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战果。但该县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今年4月才退出贫困县序列。然而,金寨是中国第二大将军县,是著名革命老区,这在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有着无人能敌的优势。所以,能否最终胜出,不可小觑。

南陵县

属于芜湖市,南陵县先后获得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中国最具魅力文化休闲旅游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全县上下以激流勇进的精神、锐意进取的担当、求真务实的举措,圆满完成今年各项创建目标任务,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对“全国文明城市”这个荣誉称号,南陵胜券在握。

宁国市

属于宣城市,宁国是安徽县域经济中的“老大”,全国有名的百强县,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在上届全国文明城市参评中不幸落选。近年来,宁国一手抓经济,一手在文明创建,与广德市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安徽县域前三,又有创建文明城市六年的经验,此次如果再落选就没有机会等下次。所以,摘取全国文明城市这个金字招牌,宁国市没有退路,破釜沉舟,志在必得。

歙县

属于黄山市,歙县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先后被授予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之乡、中国牌坊之乡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歙县举全县之力,为文明创建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城乡环境面貌有效改善,功能品位逐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加之该县是我国著名的文化之城。所以,歙县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应该是水到渠成。

桐城市

属于安庆市,桐城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文化是桐城最具特质的资源,也是桐城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资源。近年来,桐城市上下同心同德、合力合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使得城市容貌大有改观,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大大提升。所以,桐城确保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是成竹在胸。

总之,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安徽“七雄”,各具特色,各有优势。然而,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是极其严格的淘汰制,没有侥幸,只有靠实力说话。上述这七个城市谁能笑到最后?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徐厚冰)

合肥,如何规划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字数统计:2736字 预计阅读时间:约6分钟

合肥市城市规划概况

建国以来,合肥市编制过四版城市总体规划。其中,第二版总规(1979年~2000年),1982年获批,所确定的“一核三翼、风扇布局、绿环绕城、田园楔入”城市空间结构,被中国城市规划学科教科书誉为典范之作。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市提出“1331”空间发展战略和“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形象定位。在此背景下,第四版总规(2011年~2020年),2016年获批,城市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2019年合肥市启动了《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年~2035年)》编制工作,进一步谋划市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新格局。

规划实施成效

现行总规的实施,发挥了重要引领和指导作用。

(1)提升了合肥市的区域地位,获批长三角副中心城市。

(2)创新转型升级更快,2017年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3)优化了产业结构,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4)拉开了空间框架,城市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5)改善了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6)改善了民生设施,基本建成“市—区—街道—社居委”四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7)提高了城市品质,建成一批特色街区、精品道路、城市新地标。

(8)提升了城市能级,确立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市政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城市发展的比较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发展的比较优势

(1)交通区位优势,合肥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了立体化、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2)创新引领优势,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也是目前全国唯一拥有“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主要创新指标均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十强”。

(3)产业基础优势,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新兴产业居全国领先或具有重要影响力。

(4)内陆腹地优势,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km范围内覆盖了全国近5亿人口和12万亿元的市场。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标南京、杭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2)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存在差距。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总量不大。

(3)综合交通构架和容量支撑不足。航空和水运偏弱,东向联系通道有待加强。

(4)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用地发展模式不突出,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不足。

(5)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

(6)城市风貌特色不突出,文化特色不鲜明。

(7)城乡融合发展仍有短板,县域经济短板问题尤为明显。

(8)合肥都市圈一体化有待加强,较南京、杭州等都市圈仍有差距,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产业带和产业链。

更高层次建设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规划对策强化东向发展,做大合肥都市圈

目前,合肥都市圈已成为安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1)引领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圈和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推动与圈内城市分工协作。

(2)加强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近期率先推进合芜马一体化进程,中远期进一步形成合—芜—马—宁一体化,实现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双圈一体,共同构筑长江中下游地区“黄金三角”格局。

(3)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持续深化合肥与沪、杭等城市深度合作,加快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推进高质量发展,做强省会合肥

(1)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2)加快推动城市空间形态从单中心向多中心、从圈层状向网络化的战略转型,构建“1331”市域空间格局和“田园楔入、星状放射”的中心城发展格局。

(3)推动城市发展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谋划市域“3+13+N”(中心城区:3+10+N)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加强交通引领,做实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

(1)高速公路方面,疏解国家级高速公路通道在安徽境内并线重叠段,释放既有合肥绕城高速的过境功能。

(2)铁路方面,构建多层次、一体化铁路交通网络。

(3)航空方面,加快形成新桥机场区域性航空枢纽、国际货运集散中心。

(4)水运方面,主动与国家级航道规划衔接,推动高等级航道网络化。

聚焦科技创新,做优合肥滨湖科学城

(1)构建“2+8+N+3+1”的科学中心创新体系,建设成为科研要素更集聚、技术创新更活跃、生活服务更完善、生态环境更优美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2)营造创新空间布局体系,形成高端引领、核心驱动、产业导向、人才聚集的创新网络。

(3)因地制宜地布置创新创业空间,构成多层次的城市创新空间体系。

突出绿色发展,建设大湖生态名城

(1)构建紧凑型组团式城市格局,在城市组团之间预留城市风道,以田园综合体进行组团有机隔离。

(2)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科学划定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合理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3)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巢湖,构塑以大别山、巢湖、长江、引江济淮为主经脉的“一山一湖一江一渠”流域生态本底格局,构建环巢湖地区“一湖两网六片九廊”生态安全格局。

(4)推动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强化“河长制”“湖长制”和“林长制”等生态文明责任制。

优化城市布局,做靓城市五大片区

(1)东部新中心,突出文化传承、绿色环保、智能安全、产业高端、幸福宜居战略定位,实现老工业城区的蝶变升级。

(2)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实现源头创新提供坚实的保障。

(3)空港经济示范区,强化新桥国际机场区域性航空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地位,努力建成长三角区域国际化空中门户和开放高地。

(4)运河新城,建设一个最美、最新、最好的“运河新城”。

(5)中央公园片区,突出大生态、现代化两大特色,打造

科技界未来的“达沃斯”,按照“安徽之窗、省会之心、城市之肺”的要求高标准建设。

彰显城市特色,建设江淮文化名城

(1)保护传承和创新城市文化,推进老城区整体更新,让历史元素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线索与框架。

(2)塑造新时代城市风貌,打造城市空间景观廊道和节点体系,全力营造多样化、有活力的城市空间环境。

(3)讲好合肥故事,多种途径使合肥市的文艺创作活力不断迸发、文艺作品质量稳步提升。

坚持民生为本,打造宜居幸福之城

(1)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构建社区、邻里、街坊三级生活圈。

(2)构建绿色、智慧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达到保障有力、运行可靠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目标。

(3)构建由城市中央公园、郊野公园、片区综合公园、社区游园、街头微绿地组成的城市公园体系。

(4)集约布局国际化公共服务、商务载体、生活社区等城市功能。

促进农村发展,做美乡村振兴底图

(1)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重点加大对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和非营利性、公益性、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支持。

(2)加强规划试点,高质量完成试点任务。突出合肥市地域和乡村特色,留住乡愁,避免“千村一面”。

(3)健全政策保障,探索“留白”机制,对于一时看不准、难明确的空间用途,探索暂时不明确规划用地性质,留出足够的研究论证时间。

部分资料来源:胡雨迪,合肥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规划对策研究,安徽建筑. 2021,28

https://www.xusbuy.com

上一篇:炒股入门与技巧k线图(炒股入门知识图解)

下一篇:金太阳手机炒股软件(手机炒股)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