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行情网,股票入门,和讯股票,股票查询 - - 股票学习网!

青蒿素概念股涨停(青蒿素诺贝尔奖)

2023-06-18 16:41分类:股票理论 阅读:

6月21日,润都股份(002923.SZ)早盘涨停后却未能成功封住,截至今日收盘,该股上涨2.97%,报收25元,全天成交9.81亿元,最新总市值为46.3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股此前被认为是“青蒿素”概念股遭到爆炒,从6月17日开始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如果算上今日的涨幅,该股的期间涨幅达到了50.78%。

(图片来源:富途证券)

游资借机炒作

资料显示,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并在2018年1月实现上市。该公司主要从事化学药制剂、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范围涵盖消化性溃疡、高血压、手术局部麻醉、解热镇痛、感染类疾病、糖尿病等多个用药领域。

目前,该公司的控股股东、实控人为陈新民、李希,持股比例分别为30.79%、30.79%。

(图片来源:Wind)

从消息面来看,润都股份此番被爆炒主要是因为一则关于青蒿素的消息。

6月17日早间,据新华社报道,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显示,由屠呦呦团队所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交的“双氢青蒿素片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已获批准。

而该公司曾在2017年的年报中表示,公司的抗疟疾产品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片处于研发状态,目标是实现产业化。

(图片来源:润都股份2017年年报)

从资金面来看,在该上市公司股价飙涨的背后,游资的身影屡屡出现。润都股份也分别在6月18日、20日登上了龙虎榜。

6月20日的买入榜显示,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阜外大街证券营业部买入了1891.8万元,位居买一;排在第二的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成都槐树街证券营业部买入了1845.52万元;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新区源深路证券营业部买入1458.17万元,排在第三。

卖出榜则显示,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深南大道证券营业部卖出了1813.64万元,位居卖一;排在第二位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湛江海滨大道南证券营业部卖出了1184.63万元;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卖出992.26万元,排在第三。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此外,该公司的龙虎榜上还出现过西藏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拉萨东环路第二证券营业部、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南平解放路证券营业部、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等知名席位。

青蒿素对业绩的帮助有多大?

实际上,近期A股市场掀起炒作“青蒿素”概念股的风潮后,除了润都股份以外,还有昆药集团、海正药业(600267.SH)等个股的股价也上涨了不少。

(图片来源:同花顺)

青蒿素概念股虽然遭市场热捧,但实际上,青蒿素能给这些概念股的业绩带来的利好或许十分有限。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在全球87个国家大约有2.19亿疟疾病例,其中有43.5万人死于该病。患病人数众多,意味着市场对疟疾药的需求居高不下。

2018年,国外研究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发表市场研究,预计到2025年,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rtemisinin combination therapy,ACT)的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亿元)。

然而,中国药企却扎堆利润单薄的青蒿素产业链上游,而作为原料药供应商的中国药企也很难从中获利。

如昆药集团(600422.SH)2018年的抗疟疾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925.93万元,同比下降35.66%。公司解释称,抗疟类产品销售下降,主要是双氢青蒿素哌喹片、蒿甲醚注射液及青蒿素销售下降导致。

新三板上市企业同人泰2018年实现青蒿素营业收入1700.49万元,同比下降48.04%,公司表示,主要原因系受青蒿素市场持续走低的影响,公司青蒿素销量降低。

此外,还有一些企业虽然手握青蒿素原料药批文,但公司却选择了放弃生产。

事实上,本次涨幅巨大的润都股份虽然在2017年的年报中就宣称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片已经处于研发中,但是该公司在近期回答投资者的提问时表示,公司抗疟疾系列产品包括已上市销售的磷酸哌喹原料药和处于研发阶段的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项目。

而该公司2018年实现营收10.44亿元,同比增长33.93%;同期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增长17.86%。

在该公司的营收中,制剂产品的营收为8.45亿元,占总营收中的比重为80.94%;原料药的营收为1.5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15.26%,医药中间体产品的占比不足5%。

(图片来源:润都股份年报)

这也就是说,润都股份涉及青蒿素的原料药目前在公司总营收中的占比还比较小,而且即使该公司的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项目研发成功,由于中国药企在青蒿素产业链中尚处于不太有利的地位,青蒿素对于企业业绩的改善也会比较有限。

另外,润都股份除了被市场被认为是“青蒿素”概念股外,还曾被认为是“大麻”概念股。

不过,该公司不久澄清称,自己申请的“调节大麻素受体活动的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专利,研究结果作用于“调节大麻素受体活动”。目前暂无相关产品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润都股份上市还不满两年,该公司的股价虽然在上市初飙涨后经历过大幅回调,但是经过此轮上涨其股价又有很大幅度的回升。实际上,该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很大的改善,而短线资金的炒作终究是有时效性的,普通投资者还是回避为好。

每经记者:陈星 每经编辑:徐斐

今年27岁的小雅本来准备在猪年孕育第一个孩子,但突如其来的红斑狼疮打乱了她所有计划。目前,小雅不得不在四川一家三甲医院接受针对红斑狼疮的系统治疗。

“这个病就像人的整个免疫系统突然垮掉了,你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遗传、可能是环境、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没人说得清为什么,就是轮到你了。”小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小雅的主治医生解释道,目前红斑狼疮不能被治愈,只能依靠激素、免疫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但这些治疗方法可能产生严重并发症,给病人带来更严重的生命威胁。

屠呦呦团队研究的“双氢青蒿素片新适应症-红斑狼疮项目”正成为“小雅们”的新希望。而三年前用7000万元购买该项目临床前研究相关专利及临床批件的昆药集团(600422,SH),成为了资本市场上最大的受益者。

项目尚处临床阶段

6月17日一早,新华社报道的屠呦呦团队最新研究进展引发市场关注。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显示,由屠呦呦团队所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交的“双氢青蒿素片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已获批准。

昆药集团作为负责单位开展临床试验。受此利好消息影响,昆药集团6月17日“一”字涨停,收报9.69元/股。

实际上,早在2016年9月,昆药集团就宣布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签订《双氢青蒿素片新适应症-红斑狼疮项目转让合同书》,将以里程碑付款的方式,出资7000万元,购买该项目临床前研究所取得的相关专利及临床批件。

昆药集团彼时表示,目前我国临床治疗并没有专门针对红斑狼疮的药物,仍然以糖皮质激素为基础,联合使用非特异性抗炎、免疫抑制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疾病的进程,但长期使用造成病人免疫功能低下等多种并发症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一位三甲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印证了这一观点。他表示,目前除了激素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外,临床上并没有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的有效方法。“但这些药物导致的副作用和并发症非常严重,很多病人最终因为这些并发症而非因原疾病死亡。”

2018年4月,昆药集团在互动易平台上表示,公司的双氢青蒿素抗红斑狼疮研发项目目前处于临床二期患者入组阶段,临床二期试验完成预计需要2年以上时间。

根据新华社报道,目前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项目临床试验一期结果谨慎乐观。临床试验一般共三期,二、三期试验样本量更大,至少还需7到8年。若试验顺利,预计新双氢青蒿素片剂或最快于2026年前后获批上市。

6月17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昆药集团,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的电话都被‘打爆’了,都是问关于这个实验的。”

17日晚间,昆药集团公告称,公司目前销售的青蒿素类产品用途均为疟疾治疗,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目前双氢青蒿素片治疗红斑狼疮项目尚处于临床二期患者入组阶段,该新药研发是项长期工作,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该项目存在较大的研发失败风险,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图片来源:摄图网

多个青蒿素概念股飘红

Wind数据显示,A股市场上目前有近10只青蒿素概念股,包括昆药集团、复星医药、浙江医药、誉衡药业等。6月17日开盘后,昆药集团和誉衡药业“一”字涨停,其他概念股也呈现上涨状态。

记者查阅誉衡药业公告发现,其2013年曾称,计划增资入股Astar Biotech LLC公司。据介绍,Astar公司是根据美国法律设立及有效存续的研发公司,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截至2013年9月初,已获得9项中国授权专利,另有3项中国专利和7项美国(含国际)专利已提出申请。这些专利中,Astar拥有一个“含有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衍生物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授权专利。

17日最高涨幅达6%的复星医药则在2018年年报中表示,公司青蒿素系列抗疟药产品得到非洲市场高度认可,注射用青蒿琥酯更被列为重症疟疾治疗的首选用药。

浙江医药2019年1月披露,其下属生产企业新昌制药厂收到通知函,表明新昌制药厂符合美国药品CGMP质量体系要求。通过FDA现场检查的口服固体制剂车间检查品种为复方蒿甲醚片,复方蒿甲醚片为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与本芴醇的复方制剂,适用于各型疟疾的治疗。白云山子公司的绿色提取青蒿素项目在2005年就已投产,6月17日其股票最高涨幅逾4%。

此外,主要做中药生产、加工的康恩贝及中新药业也被列入概念股。

(文中小雅为化名)

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节选自图书:《大美·中国女科学家》第一卷

 

大美·中国女科学家

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之际,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出品,中国科协常委会女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和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统筹策划出版了《大美·中国女科学家》系列丛书,以“图书+音频+视频”的方式呈现中国女科学家的风采。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屠呦呦 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科学贡献是发现具有独特结构的新化合物青蒿素,对疟疾有高效、速效作用。2011年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5年秋天,

诺贝尔奖的6个奖项依次公布。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凭借“发现医治疟疾的新疗法”的贡献,

与制成阿维菌素的爱尔兰药学家威廉·坎贝尔

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大村智

一起分享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左3)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现场

这是中国人乃至华裔人士

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这一奖项,

也是在中国本土从事研究的科学家

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类奖项。

在这一天之前,

屠呦呦的名字很少为“圈外人”所知。

但是毫无疑问,她成功发现青蒿素的实绩,

远远胜过任何光鲜的头衔与浮名。

这种可以有效对抗疟疾的灵药,

在问世之后的数十年里,

拯救了世界各地千千万万的生命。

由于青蒿素在非洲治疗疟疾的神奇效果,

它被誉为“东方神药”。

 

瑞典国王卡尔·古斯塔夫给屠呦呦颁发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1年,

对中医萌生兴趣的屠呦呦在参加高考时,

第一志愿报考了北京医学院

(今天的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并选择了药学专业。

读书期间,她很喜欢

植物分类学、本草学、植物化学等课程,

中国传统的中医理论经由现代生命科学的诠释,

带给了她看待中医的全新视角。

 

屠呦呦童年照

1955 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后,

被分配到卫计委下属的中医研究院

(今天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1959 年,她参加了卫生部

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学知识。

这段学习经历使她深刻地认识到,

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在培训之余,她常到药材公司去,

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和炮制技术,

对药材真伪、质量鉴别、炮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都有了深入了解。

之后,

她又投身于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

参与编写了《中药炮制经验集成》一书

这本书在 1978 年获得了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大会成果奖

 

青年时代工作中的屠呦呦(右)

屠呦呦在中草药领域的知识积累,

很快在一项新的科研任务中大放异彩。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在热带地区很容易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介入越南战争,

能有效医治疟疾的药物在疟疾高发的战场上,

成为能决定战局走向的战略资源。

为了援助属于同一个阵营的北越,

中国着手开发全新的抗疟疾药物。

年轻的医者屠呦呦加入了

这场发生在特殊年代的攻关。

 

屠呦呦在做实验

1969年2月到4月,屠呦呦

系统收集整理了历代中医药典籍记载,

访问著名老中医得到的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材,并且调阅了大量民间秘方验方,

在汇集了内服药和外用药2000余方的基础上,

编写出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

这些药材涵盖了植物、动物、矿物等类别,

对它们的深入整理,

成为她接下来研究工作的依据。

从1970年1月到9月,

屠呦呦研究尝试了胡椒等若干种药材,

试图提取出对抗疟疾的有效成分。

后来,青蒿的乙醇提取物

在感染了疟疾的小鼠实验中,

获得了对疟原虫68%的抑制率。

但在1971年7月到8月的重复筛选中,

抑制率却极不稳定,分别是12%和40%,

实验进入了困境。

屠呦呦重温中医古籍,找到

保证青蒿提取物疗效的一大关键:低温制备。

 

屠呦呦指导药品制取

1972年,一场关于抗疟疾的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屠呦呦参加会议并报告了实验结果,

与会代表们都十分高兴,

要求她尽快将药品应用于临床,治疗人疟。

为了对提取物的安全性进行最后的确证,

屠呦呦决定“以身试药”,结果显示药品安全

 

屠呦呦专心致志于工作

初战告捷,研究继续,

屠呦呦的科研组于1972年11月8日

从有效部位中成功分离得到青蒿的单一化合物

后面的实验则证实,

这种单体正是青蒿抗疟的有效成分。

1973年11月2日,

屠呦呦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专业会议上,

汇报了她的研究。

后来,这种有效单体被命名为“青蒿素”

青蒿素问世之后,

屠呦呦仍然没有停止工作,

而是在进一步研究抗疟药。

1973年,她和自己的科研组

又研发出了青蒿素的第一个衍生物:

双氢青蒿素。

这个衍生物比青蒿素的抗疟疗效高10倍!

她和她的团队终于

出色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重任。

 

双氢青蒿素成品

当时间进入新世纪,

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

在治疗疟疾方面的功效传遍了全球,

成为全球抗疟的一线药物。

欧美发达国家的医药企业研究人员

也不由得感叹:“多年来,

我们一直认为抗疟疾药物研究是最头疼的问题,

但中国人竟然用一种普通的小草就解决了。”

今天,屠呦呦的故事你都了解了吗?

 

1

2015年12月11日,85岁的屠呦呦教授获颁诺贝尔医学奖奖章,全场一起起立向这位来自中国的药学家鼓掌致敬。

此时,55岁的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在杭州的家中见证了这一幕,他感慨万分:中国人终于获得了这份迟来的认可!

很快,汪力成的电话便被祝贺的电话打爆了,大家终于明白为何他会在十多年前承包了数万亩的青蒿种植基地。

这个故事,需要从十六年前说起。

1999年,39岁的汪力成旗下的华立集团刚刚登录资本市场,是此时最早的民营上市企业。

不久,一位“长相怪异”的年轻人指名要见“汪董事长”。

因为是朋友介绍,又是杭州老乡,汪力成便接待了这位名叫马云,自称“可以将生意做到互联网上”的年轻人。

可惜马云口干舌燥说了半天,汪力成对马云所说的“电商”还是没概念,以为“互联网”和自己老本行电网差不多。

汪力成最后客客气气送走马云,转身给介绍人朋友打电话,要他劝劝年轻人多做点实事,别尽想着靠什么看不见的“网”忽悠人。

劝别人做实事的汪力成,心里正在谋划一件实实在在的大事,虽然此时还看不到任何前景。

在接待马云前,汪力成曾出差到重庆酉阳,带着华立集团转型的目的去各地考察。

考察期间,汪力成意外得知当地生产的青蒿提炼出的“青蒿素”是防治疟疾的最佳药品。

背景也很偶然,酉阳是青蒿的主要产地之一,因为谈到企业改制和产业化发展,考察中当地政府不无感慨地提起几十年前一项名为“523”的保密项目。

那是上世纪70年代援建越南的一个疟疾防治科研项目,从当地青蒿提取青蒿素制成抗疟疾的药品支援越南。

据说,当时让越南人伤亡最多的不是美军的炸弹而是疟疾,中国的援助拯救了不少越南人的性命。

当地政府很惋惜青蒿素企业规模太小,又各自为政,至今没能形成产业化经营,好好的项目一直没能形成规模。

也是在陪同人员的口中,他才得知屠呦呦等科学家的大名。

在了解到疟疾是世界上仍在攻克的疾病后,汪力成当即表示将青蒿素作为华立主业转型的突破口,决心把这个汇聚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心血推向世界。

会后,他当即宣布投资3亿元,在重庆武陵山开启青蒿加工生产一体化项目。

2

汪力成不是心血来潮。
通过调查,他得知世界上治疗疟疾所用的青蒿素原料近九成都出自中国,而非洲国家40%的医疗经费都是为了防治这种由蚊虫传播的疾病。

选择武陵山,是因为当地产的青蒿的有效成份提炼率可达千分之七,远高于国内其他地方。

2000年,说干就干的汪力成通过旗下公司与当地政府共同组建了重庆华阳自然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将上万亩青蒿种植基地承包。

接着,汪力成主动拜会了屠呦呦等科学家,与西南农业大学共同组建了重庆华立西农青蒿研究所,正式开启了对青蒿的种植和开发工作。

等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后,汪力成通过收购重庆武陵山制药厂,以及国内主要青蒿素提取厂家湖南吉首制药厂,完成了将产量提升至国内青蒿素产量80%的目标。

生产上去了,规模也有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

由于疟疾在我国基本已经被消灭,以青蒿素为原料的抗疟疾药物最大的需求方是疟疾严重的非洲。

可当时药厂生产的抗疟疾药物由于生产和技术不过关,没有一家能够进世界卫生组织采购目录。

华立集团在专家的建议下,追加了投资,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种植青蒿,并严格按GAP标准栽种,同时以国际化的药品制造程序规范生产,最终在2004年顺利进入了WHO采购目录。

有人觉得花了如此大的精力和财力的华立集团终于成为了出口药商,那肯定得想办法把之前的钱给捞回来。

可实际上,即便华立的抗疟疾药90%出口到非洲大陆,实际销售额却不到3亿,远低于外国同行的营收,甚至是华立集团盈利最小的一个项目。

虽然不怎么赚钱,但华立的青蒿素药物在非洲已经救了无数身患疟疾的病人,平均三天就能治愈,早已成为非洲人心目中的“救命药”。

与马云擦身而过,还劝人家要做事踏实,可身为资本前辈的汪力成也确实有这个资格。

汪力成在业内素以“炒壳高手”著称,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的“中国第一商人”,更是资本市场上著名的“华立系”掌舵人。

其实他最初只是仪表厂的普通工人,连大学的门都没踏过。

 

3

1960年9月,汪力成出生在杭州余杭的一个农村,父母都是村办小学的教师。

汪力成从小也没啥玩具,陪伴他的就是随处可见的小动物。

他没事就蹲在墙根静静观察蚂蚁搬家,老鼠偷食之类,一看就是大半天,饭都忘了吃,幻想着长大以后当一位动物学家。

读了中学后,汪力成又对机械和电子着了迷,拆过家人的手表,修过邻居家的无线电,一门心思想考大学当个工程师。

1975年,15岁的汪力成虽然成绩不错,可惜此时还没恢复高考,只能通过招工的形式进入余杭仪表厂当起了技术员。

当时厂里的主营是电能表,也就是俗称的电表。
虽然有些技术门槛,可在市场逐渐开放后,上海、浙江等地制造电能表的企业越来越多,产能严重过剩。

汪力成虽然年轻,可思想很活跃,时常在技术上搞点发明创造,在厂里已经小有名气,很快便当上管技术的副厂长。

他在任的时候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为厂里申请了“华立”这个品牌。

在此之前厂里都是“贴牌”,买的是上海一个电表厂的商标,每台一元钱,扣除成本后,厂里每台才赚3毛钱。

换上“华立”商标的电表虽然没有 “贴牌”时卖得那么好,可厂里好歹算是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为后来的“华立集团”打下了基础。

1987年,27岁的汪力成双喜临门,一个是他喜得贵子,儿子汪思洋出生;再一个就是他在老领导的推荐下,正式成为余杭仪表厂厂长,揭开了人生新篇章。

不过,接手仪表厂时,厂里的境况已经很不好,既没订单也没项目,汪力成也愁得不行。

恰好杭州洗衣机厂这时引进了松下洗衣机生产线,可很多关键部件需要进口,单单一个定时器就要卖12美元,不仅使制造成本加大,也深深刺激了国人。

浙江计经委就找到汪力成,说这个定时器和你们仪表功能很近似,有没有可能生产出来?

正在找米下锅的汪力成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可看到样品后有些傻眼,东西不大,结构却十分复杂,厂里现有资源根本生产不出来。

本来就喜欢捣鼓新玩意的汪力成倔劲上来了,觉得日本人能造好的东西,中国人也没问题。
他带着工厂技术骨干钻研了三个多月,最终顺利研制了一款国产定时器,批量生产后使企业顺利走出困境。

此时,嗅觉敏锐的汪力成又听说电能表销售将从商业机构统购变成电力部门统购,迅速调整了销售策略,凭借与电力部门的良好关系,一年时间拿下市场上八成以上的订单。

随后,浙江人精明的一面在汪力成身上再次体现出来。

改革开放十多年,逐渐富裕起来的企业和家庭纷纷掀起一股“装修热”,从企业的车间、办公室到家家户户的客厅、卧室纷纷要更换新的电气设备。

汪力成抓住这个机会,在原有的电表生产线中又增加了电气设备项目,企业生产蒸蒸日上,成为余杭地区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

厂里有钱了,汪力成的脑子也活跃了起来,开始想学着人家玩投资。

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抱着“钱生钱”想法的汪力成开始将厂里赚到的钱,甚至是贷款陆续投入到房地产、食品、饮料、酒店等与主业完全不相干的领域。

从1990年到1995年,整整五年时间,汪力成几乎很少呆在厂里,差不多天天泡在各种项目的剪彩仪式上,每天不醉不归,企业也因旗下公司越来越多变成了华立集团。

如此多的投资项目,华立确实赚到了点钱,工人也享受到了许多让人眼红的福利。

可情况渐渐不对,因各类项目行业过于分散,又没有专业的人打理和监督,华立的许多投资纷纷打了水漂。

很快,贪多嚼不烂的恶果出现了,曾经笑脸相迎的“酒局”变成了“鸿门宴”,请客的人不是催账就是要债。

实在感觉扛不下去的汪力成只好砍掉除电能表及房地产业之外的10多家企业,重归电表生产行业,可损失已经达到2亿多。

 

4

华立集团的第一次多元化投资算是失败了。
可汪力成还是从中学到了不少,他在风声水起的企业兼并改制中领会到了“资本运作”的魔力。

“学以致用”的汪力成首先在企业内部玩了个大大的“戏法”。

1994年,通过企业改制时的经营层购收购,以“人人入股、现金配股、骨干员工持股”的方案,他巧妙地将华立变成了一家纯民营的股份制控股公司。

这也不是汪力成在耍什么花招,那些年的企业都是这么干,而且被鼓励这么干。

根本原因是政府深感在几十年“大锅饭”的影响下,传统企业不思进取,负债累累,只好想办法开始“甩包袱”。

传统集体型企业纷纷以改制的方式通过股份、买断等形式重新与工人签订劳动协议,为的是盘活资产,激发工人的积极性。

有的企业负责人在以个人身份购买了大量股权后,摇身一变成为身价不菲的老板,企业变成了自己的私产。

不可否认,因为改制,大量的集体企业变成了私营企业,许多工人的权益不同程度受到了损害,甚至汪力成的改制过程的做法也屡屡被手下员工非议。

不管怎么说,汪力成通过改制将华立集团牢牢掌控在了手中,他很快就想试试学到的“资本运作”这玩意到底好使不好使。

平心而论,资本市场对汪力成来说也是个新鲜事物。
只是他更善于平衡好各方利益,并能审时度势从政策角度借助地方政府的支持,从而在其中“长袖善舞”。

此时,在“股份制”“并购”“上市”“融资”这些词逐渐被人所知晓时,隐藏其中的“资本市场”终于闪现出庞大的身影。

随着“西部大开发”口号的提出,完成企业改制的汪力成借着响应“挺进西部”的号召,悄悄在资本市场玩了把谁都没听过的“借壳+洗壳”。

1996年,36岁的汪力成开始谋划“上市”,可此时的上市公司大多是优先考虑国有企业,像华立这样的民营公司根本排不上号。

于是,汪力成玩了个“曲线救国”的套路,他的做法堪称后来民营企业上市的“教科书”

因为西部开发,很多西南地区的大型企业急于脱困,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就成了“救命稻草”。

华立先是以50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连续亏损3年、资产2000万的重庆电度表;三年后又以资产置换方式成为ST川仪(后更名为华立控股)的第一大股东。

2000年,汪力成换汤不换药,又顺利拿下ST恒泰(后更名为华立科技),企业规模再度扩大。

与此时那些不管不顾埋头并购的资本大佬不同的是,汪力成在并购中与股东一家家恳谈,该补的补,该买的买,直到在法律层面确认了各自股权关系后才宣布收购完成。

同年,华立集团在美国硅谷设立了华立控股(美国)有限公司,趁着此时互联网泡沫破裂,纳斯达克走入低谷时,以极低的成本收购了上市公司美国太平洋系统控制技术公司,算是又换了身“美国壳”。

汪力成的资本运作思路很清晰:在国内A股市场买壳,接着把集团的核心资产和技术注入控股公司,然后通过资本运作手段打通上下游产业;国外则通过股市买壳,整合国际先进技术后再进行国内产业化。

此时的汪力成因为华立集团几次借壳,在资产剥离过程中处理极为干净利落,毫无后患,被业内公认为“炒壳高手”。

 

5

也正是这一时间,擅长资本运作的汪力成突然投资了无人问津的青蒿素产业。

汪力成之前几次“借船出海”的资本运作太精妙被业内屡屡称赞,这次投资青蒿素却让所有人都糊涂了,不明白华立集团为啥好端端的去搞什么青蒿种植,会不会这地里藏有金子?

所有人都不相信,汪力成纯粹是为了发扬救死扶伤的精神。

不相信就不相信吧,对习惯先干了再说的汪力成来说,未必有耕耘就一定有收获,起码自己心安就好了。

好在,他很快就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2001年,对41岁的汪力成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华立集团以1.7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刚刚上市的昆明药业,这是他拿下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接着,华立集团成功收购飞利浦CDMA移动通信部门,是国内少有的跨国并购成功的范本,更是此时国内唯一掌握CDMA核心技术的企业。

同年年底,汪力成获得《财富》中文版“2001年度中国商人”称号,排在了张瑞敏、鲁冠球等企业家之前,位列首位。

但荣誉的背后,是汪力成诉不完的苦水和艰辛。

因为青蒿素的研发,华立集团加速了在医药产业上的投资和并购。

2003年7月,先是通过昆明制药收购了云南金泰得三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同年8月收购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2005年8月,华立又以1.33亿元将武汉健民收入囊中。

至此,已经跨入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的华立集团旗下已经有了计量仪表、生物制药、电力自动化、信息电子以及房地产五个产业领域,营收早已跨入百亿企业行列。

2006年,华立集团在泰国东部罗勇府建立了第一个境外工业园,招揽了诸多中资企业入驻,再次开辟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范例。

华立集团再次涉足工业地产、医药、IT以及电气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吃过亏的汪力成却察觉不对劲,想找准一个主业钻进去。

就在此前,华立集团内部曾出现了激烈争论,一派是以刚刚兴起的互联网热潮的“IT派”,主张要搞互联网产业;另一派是以青蒿素生产为代表的“医药派”,坚持继续见效慢,但是市场前景更广阔的生物医药产业。

吵到最后,汪力成拍板,让两个产业都去“试错”,反正各自投资2亿为上限,最后谁的收益高,就把它作为主业。

 

6

2006年年底,“试错”的结果出来了,华立“IT派”只有不到3亿的营收,而医药板块总销售额30多亿,甚至超过了老本行的仪表主业。

胜负毫无悬念,汪力成一锤定音,医药产业被确立为华立未来发展的核心主业。

现在看来,倒也未必是IT行业真的不景气。

只是此时互联网远没有今天那么多新概念,网速也慢,加上刚起步的华立IT也没什么核心技术,和领跑了数年的医药板块相比,自然处于劣势。

不过,汪力成信奉“做熟不做生”,青蒿素药物本来就是他主抓的项目,意义非同一般。

连续忙碌了数年,眼看华立集团渐渐稳定,汪力成终于表示自己“累”了,可以交棒给后继者,自己得享享清福去了。

2010年,华立集团创立40周年,刚满50岁的汪力成辞去华立集团总裁和法人代表职务,仅保留董事会主席一职。

这年,23岁的汪思洋悄悄进入华立集团,并在一年后担任总裁助理,退隐幕后的汪力成每天上上网,看看新闻,好不自在。

对于儿子接班,汪力成 “举贤不避亲”,表示只要儿子能力够,企业早晚都是他的。

虽然从资本角度来看,华立集团的总资产在全国众多民营企业中并不算“惊艳”,可身为掌舵者的汪力成还是赢得了不少正面评价。

这不仅仅是他慧眼识珠,在青蒿素还没有展现任何市场潜力时就能早早布局、运营,关键是他一直挂在嘴边的“社会责任感”。

华立生产电表时,为了运输安全,外面包裹了大量成本低廉的泡沫塑料做防震垫,同行也基本都这样做。

偶然一次机会,汪力成去电力局开会,发现那些泡沫塑料堆满了整个电力局一角,人家告诉他,光处理这些包装材料就需要好几辆卡车才能运走。

汪力成很清楚这些泡沫塑料是白色污染,询问还得知,即便被丢弃到垃圾场其实也没法处理这么多包装材料。

既浪费又污染环境,这让汪力成心里很不舒服,当即回到集团找人研究能否以新型降解材料替换掉这些泡沫塑料。

下面的人忙活半天给了他一个方案,替换环保包装材料可以,只是成本要每台增加6毛钱。

要知道,此时华立集团每年生产2000万台电表,算算也是不小的一笔成本支出。

汪力成也没多犹豫,同意替换方案,表示可以从集团其他方面消化掉这部分成本,但是这个污染环境的包装不能再用。

汪力成的“社会责任”也从国内延续到了国际。

华立的青蒿素类药剂和针剂在非洲逐渐打开局面,也是汪力成建议,集团在非洲设立了专门的医疗中心免费收治疟疾病人,免费赠送出数千万人份的抗疟疾药物。

迄今,华立集团有几十个青蒿素产品,100多人的团队活跃在非洲各地,帮助非洲人民积极抗击疟疾及其并发病症。

 

7

实际上,对于华立集团来说,种植青蒿也并非一帆风顺。
2005年,由于青蒿价格上涨,导致各地纷纷开始种植青蒿,供过于求的市场使得华立的青蒿项目亏损严重,内部很多人希望暂停。

可汪力成表示青蒿项目不关乎挣不挣钱,关乎是中国人的荣誉感。

坚持了十多年的青蒿项目“墙外开花”,已是华立系的金字招牌,墙内还甚少有人知晓。

直到2015年,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后,许多人这才对汪力成的远见恍然大悟。

2016年,昆药集团以7000万元购买了屠呦呦教授团队开发的青蒿素相关专利及临床批件。

可以说,正是有了华立集团的支持,屠呦呦教授才能心无旁骛地继续着青蒿素方面的研发工作。

华立集团也通过与屠呦呦教授团队的深度捆绑,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青蒿素药物生产及销售集团,实现了青蒿素从种植到提炼、加工、研发、营销整条生产链的整合。

也是这一年,29岁的汪思洋出任昆药集团董事长,正式从幕后转到了台前。

曾经的一份情怀在等待了十多年后,终于给汪力成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截止2018年,昆药集团营业收入升至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58%。

有意思是,因为此时国外宣布工业大麻合法化,导致资本市场开始炒作大麻概念,昆药集团旗下恰好有个天麻项目,虽然“此麻非彼麻”,可还是在二级市场连续大涨。

不过,2019年的华立集团年报显示,昆药集团虽然营收增长,但是归母公司的净利润却从之前的4.2亿下滑到了3.3亿,盈利能力下降了不少。

好在这是儿子汪思洋主政昆药集团不久,有的赚总比没的赚要强,当爹的汪力成对此一句话也没多说。

老话说“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总归要等一等,看一看。

隐退中的汪力成始终也没敢真正放手,就在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第二年,他正式宣布回归,重新掌舵华立集团。

现如今,华立集团控股有昆药集团、健民集团及华正新材三家上市公司,参股了开创国际、华媒控股等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超过160亿。

用资本杠杆撬出来的“华立系”这个数字在资本市场并不算“华丽”,除了青蒿素算是华立集团相对有优势的产业,其他新能源和新材料等还远不是行业龙头。

62岁的汪力成,43亿的个人资产在中国富豪榜也不算惊人。

不过,和那些在资本市场品尝到甜头后继续玩“空手套白狼”把戏的大佬不同,汪力成还是低调从事基础制造业以及医药产业,毫不张扬。

钱或许是没有别人赚得多,但是他的口碑要超过许多身价百亿的资本大佬们。

改革四十多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
有的人不识水性折戟在了刀光剑影的资本市场内,有的却在风口中屡次把握住机会,初心很重要。

大浪淘沙,留下的永远是恒心和大局。

本文作者:海边的风声君,经风声岛独家授权万小刀头条号发布。

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欢迎关注头条号。

参考资料:

“中国第一商人”——记华立集团董事长汪力成,电气时代

汪力成:抓住机会的赢家,创富领袖

世界舞台上的浙商汪力成:助推青蒿素走向世界,浙商杂志

汪力成:昆药集团“青蒿素龙头”背后的资本教父,环球老虎财经

浙江资本教父变形记:围猎青蒿素20年,商业帝国依然大而不强,市界

汪力成:以情怀致敬中非友谊,以市场提升中非合作,红网

https://www.xusbuy.com

上一篇:股票300194(股票300171)

下一篇:土地指标费(土地指标是什么)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