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行情网,股票入门,和讯股票,股票查询 - - 股票学习网!

云概念龙头股票(国资云是什么)

2023-05-20 00:25分类:卖出技巧 阅读:

近日,全球各大指数调整结果陆续公布,MSCI、富时罗素、恒生等多家指数公司对旗下的指数进行了季度调整。其中,恒生综指调整结果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恒生综指调整结果显示,28只个股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名单。该调整于2023年3月13日(星期一)开始生效。根据最新发布的检讨名单,休闲食品龙头卫龙、双重主要上市后表现出色的金山云、上市至今翻倍的次新股飞天云动都在此列。

进入恒生综指与港股通将显著提升流动性

恒生系列指数对入选企业的股票市值、成交额等方面均具有较高要求。某种程度上,进入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名单,是公司价值得到市场认可的重要证明。

在一众“入指”新贵中,金山云亦在其列。在2022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金山云正式以介绍形式于港交所主板完成双重主要上市。2023年开年以来,港股市场震荡——恒生指数出现高位盘整,涨幅回吐,同时期恒生指数的涨幅仅为三个点。在这种环境下,金山云股价依然上升超过20%,远远跑赢同期市场表现。这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显著的超额收益,还为自身成功“入通”奠定坚实基础。

“入指”的第二个意义在于,流动性将有机会显著增强,利于公司直接受到被动资金与主动资金加持。更值得关注的是,恒生综指的变动将导致港股通名单的变动。对很多公司而言,“入指”即“入通”,将有机会获得来自“北水”的关注与滋润。

华泰证券研究所指出,港股通“新贵们”从公告日至生效日区间内的超额收益稳定且显著。从去年下旬的港股通名单调整带来的行情来看,新纳入的个股往往出现上涨,如香港航天科技盘中一度涨超100%。

中概股实现价值回归第二步?

受美股市场复杂因素的影响,过去数年内中概股市值经历剧烈震荡,并一度发生了中概股危机。尽管近期的中概股终于开启反弹行情,但仍处于复苏初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概股开启集体回港潮。大部分公司选择了二次上市的方式,而金山云等公司则成为最早一批选择以介绍方式回港上市的中概股。回港的公司表现出现显著分化,有些表现差强人意,但也有名创优品、诺亚控股、金山云等公司迎来春天。

进入港股通是中概股有望实现价值回归的第二步。比如金山云,在云计算市场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公司不仅是稀缺的独立中立云计算厂商标的,还是中国最大的独立云服务商。深耕云计算十余载,在行业经验之上,金山云具备深厚的服务经验沉淀,与互联网、医疗、金融、公共服务等重点行业的头部玩家达成深度合作。公司还与小米、金山集团等客户达成了“生态共生”,打造与云计算高度耦合的业态,积极挖掘高价值垂直行业机会。

从宏观角度来看,近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落地,首次提出将数字中国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参考。参考此前食品安全、环保等领域发展的例子,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很大可能会迎来全面提速,为沉寂已久的云计算行业带来蓬勃生机。

总而言之,云计算赛道的长周期景气度或将开启。或许是时候将目光重新投到这个赛道之上了。

数字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主要涉及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来了解一下前10大龙头股。

1、中兴通讯

简介:通信行业最大龙头,一方面提供相关产品构筑数字经济的底座,另一方面广泛进行工业、能源、教育、医疗等数字化场景探索,共建数字生态。

估值:总市值1161亿,市净率2.03,TTM市盈率14.9,低于历史65%的时间

2、中国软件

简介:公司构建了以操作系统等为核心的计算平台底座,持续推进关键技术创新,满足数字经济发展需求。

估值:总市值428亿,市净率31,TTM市盈率303,低于历史23%的时间

3、中国长城

简介:公司构建了完整的产品产业生态链(芯-端-云-控-网-安),为数字经济提供基础算力及技术保障。

估值:总市值407亿,市净率3.07,TTM市盈率1154,低于历史41%的时间

4、科华数据

简介:公司主营业务是数据中心,而这也正是数字经济的基础底座。公司将光伏、储能、微网及能源管理系统与数据中心相结合,推进数据中心的低碳化建设,建设绿色科技。

估值:总市值232亿,市净率6.15,TTM市盈率52.5,低于历史18%的时间

5、创维数字

简介:公司承接了深圳数字经济项目《智能安防SaaS云服务平台》。

估值:总市值177亿,市净率2.98,TTM市盈率20.6,低于历史62%的时间

6、千方科技

简介:公司聚集数字经济,将打造乡村振兴样板作为工作重点,同步谋化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

估值:总市值145亿,市净率1.18,TTM市盈率亏损,低于历史77%的时间

7、易华录

简介:易华录数据银行系统平台是2022年大数据产业示范项目,公司数据银行可以实现数据的供需拉通,打造成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估值:总市值142亿,市净率3.64,TTM市盈率亏损,低于历史59%的时间

8、华数传媒

简介:华数传媒积极参与数字政务相关业务,包括数字基层治理平台建设、最多跑一次自助服务终端项目与引才云平台。

估值:总市值135亿,市净率0.94,TTM市盈率15.9,低于历史92%的时间,估值极低

9、博思软件

简介:公司主营业务是财政票据电子化、非税收入管理信息化,这都是数字经济的重要范畴。

估值:总市值128亿,市净率7.36,TTM市盈率53.8,低于历史57%的时间

10、美亚柏科

简介:公司可以为大数据平台建设、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提供技术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估值:总市值109亿,市净率3.48,TTM市盈率156,低于历史77%的时间

8月27号,天津市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国企上云工作完善国资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的消息搅动云计算市场。不止天津,各地政府部门正在加大对国资云的建设投入,一般由各地国资委牵头设立,推动国资国企加快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到,企业已部署在第三方公有云平台(如:阿里云)的信息系统,租约到期日起2个月内全部迁移至国资云,原则上最迟在2022年9月30日为止结束云计算迁移工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财富Plus网友:逆旅中的行人

天津国资委的这个文件昨天在市场上引起了热议,在政府对互联网企业的数据安全等行为加强监管的档口,这个文件很容易被误读。在目前的云服务市场,阿里巴巴、华为、腾讯和百度为排名前四的玩家,但阿里、腾旭和百度的外资背景也让很多国内的用户,尤其是对数据安全和保密性要求极高的国资用户,有一定的顾虑,尤其是在滴滴上市后被审查之后,数据安全成为各个用户最为关心的话题。

虽然国产化替代是一个潮流,但天津这个用行政性命令的方式来要求监管企业的行为似乎也有不妥之处,是否这种行为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因为目前尚且不知道国有企业在这些云服务供应商中的业务占比,也很难评论这种服务会对现有的云服务企业造成多大的影响。


 


《全球汽车公司最大IPO要来了,是特斯拉的劲敌》 搜索下载“财富Plus”,最快看到

近年来,国内云市场发展颇为动荡。


  领头羊阿里云收入连续3个季度下滑,从单季度200亿,到195亿,到190亿,到刚过去二季度的177亿,下滑的势头似乎停不下来。


  而以天翼云、移动云为代表的运营商云阵营,却是异军突起,势如破竹!2022年上半年,天翼云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101%;移动云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104%;联通云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143%。三大运营商上半年云业务收入总计702亿元,约为阿里云上半年367亿元收入的两倍。


  过去十年的领头羊踩下紧急刹车,一直被轻视的“小透明”开始展现实力,国内云计算市场开始风起云涌。那到底是什么搅动了这一潭春水呢?


  答案就在于近期非常火热的词汇——国家云。


  然而,什么是“国家云”?跟之类似的“国资云”、“国资监管云”,又指的是什么呢?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简单梳理一下这几个概念。

 

01

国资云

 

  2020年9月,国资委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国有企业需加快推进基础数字平台等数字化转型工作。自此,各地国资委就已经陆续开始布局地方“国资云”平台。

 

  2021年3月,天津“国资云”已经开始运行,3家国资企业入驻;同月,浙江省国资委启动“国资国企数字化监管应用”项目,该项目建设内容中的云基础设施,即为“国资云”,同时该平台建设采用了完全国产化的信创服务器,是全国首批“全国产化”的行业云平台;21年4月,四川省正式发布“国资云”,是国内首个国资企业专属云,面向省内国企提供安全可靠的专属云服务;21年8月,重庆市国资云平台(二期)业务平台建设项目斥资1400余万元,打造国资监管统一数据共享中心……

 

 

  自此,国资云开始大行其道。

 

  那该怎么定义“国资云”呢?国资云一般是指由各地国资委牵头投资、设立、运营,通过建设高安全防护水平的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底座,并搭建以汇聚国有企业数据为核心的数据治理体系及云平台。本质是从第三方托管的公有云转向国资专属行业云,其主要建设与运营方通常是地方国资企业,技术与产品的支撑方一般为云服务商。

 

  值得注意的是,“国资云”中的“国资”二字,并不仅仅指代建设方的国资背景,同时更加强调使用上的专属性。也就是说,“国资云”要求,国资企业相关的数据,要从第三方托管的公有云转向本地部署的政务或国资专属云。

 

02

国家云

 

  7月12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提及,中国电信将引入多家中央企业战略投资者打造国家云公司(参与方还包括中国电子、中国电科、中国诚通和中国国新等中央企业),统筹开展科技创新、设施建设和安全防护体系部署,加快构建推动云原创技术生态。

 

  “国家云”概念由此而来。

 

  而国资委也进一步明确了国家云未来希望成为的角色:下一步,国资央企将积极投身云体系建设,成为国家基础公有云的运营者、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开拓者、行业领域公有云建设运营的先行者,以及国家网信体系的支撑者、赋能全社会安全用云的守护者。

 

  基于此,“国家云”的全称应该是“国家基础公有云”,其与“国资云”有明显的区隔——

 

  国资云:①地方属性;②建设与运营方通常是地方国企;③技术与产品的支撑方为一般云服务商(比如阿里云、腾讯云、天翼云均可)。

 

  国家云:①中央属性;②建设与运营方为中央企业;③技术与产品的支撑方为大型央企云服务商(比如,天翼云、移动云)。

 

  简单来说,国资云允许阿里云、腾讯云等民资云服务商直接参与建设、提供产品和技术,而国家云从当前看是由大型中央企业云服务商充当架构建设者和技术、产品把控者,民资云服务商无法直接作为主体参与建设。

 

  国家云对原有公有云服务商,特别是IaaS服务商会带来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面向未来的增长市场,这些民资云厂商可能会更多走向产业链后端,为国家云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技术、产品和经验支持,比如被集成,而无法直接作为云服务建设运营主体出现。

 

03

国资监管云

 

  7月24日,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云生态大会上,中国首个“国资监管云服务”宣布正式上线,背后由中国电信牵头,联合中国电科、中国电子等多家央企共同完成。

 

  由此,一个新概念“国资监管云”又出现了。

 

  那什么是“国资监管云”呢?“国资监管云”作为“国家云”落地的一种形式,可承接央企、国企的上云需求。

 

  国资委在会上谈到,国资央企应聚焦关键业务场景和难点、痛点问题,稳步实现国资监管应用全面上云,企业综合办公、经营管理、生产运营等系统,逐步上云,培育一批综合性强、带动面广、创新示范效应高的云上应用,加快构建业务协同、数据融合共享的能力体系,驱动企业生产方式、运营模式、治理体系,全方位变革,引领带动全社会云上融通发展。

 

  所以,“国资监管云”的重点不在于资源的组织方式,而更多的是一种服务,一种管理手段/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各大央企要把经营管理的核心数据上传,以便于进行国资监管。

 

  无论是国资云、还是国家云,或是监管云,都在反复强调这个核心的信号:“党管数据,数据安全”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底线,互联网基础设施国有化成为数据资产国有化的必由之路。国企数据资源属于国有资产,应纳入国资监管和统一管理,保护国有数据资产安全是核心目的,数据资产国有化将成为执政能力现代化基础。

 

延伸阅读

 

国企数字化转型

 

变革下的云计算市场新变局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倡导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上云”。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逐渐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要不要”,而是唯一的出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都指出,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实施上云用云行动,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工信部开始积极推进云计算在企业的渗透率,相继印发了《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明确提出企业上云的工作目标:到2020年,云计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


  当时间的齿轮拨向21世纪的第3个十年,云计算市场迎来了新的变局。2021年起,天津、浙江、四川、重庆等地区先后启动了国资云的落地应用,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关注。2022年,国家云正式亮相,再次搅动云计算江湖。短短一年时间,从国资云到国家云,云计算市场显然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变革,云市场的未来究竟谁主沉浮?

 

国企数字化转型的方向

 

  在推动企业上云用云的过程中,国企始终是关键。国务院国资委官网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2万亿元、利润总额14093.6亿元。2022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显示,中国大陆上榜企业达到136家,其中共有99家国有企业上榜。如此数量众、实力强的国企队伍,毫无疑问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风向标。

 

  2020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快企业上云步伐”,为国企央企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根据CNNIC《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预计:政府和大型企业的上云率将从2019年的38%,跃升到2023的61%。可见,国企“上云”已成为国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首要工作,国有企业“上云用数”进入加速期。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2020年11月起,四川省、浙江省、天津市等地的国资委陆续行动起来,或整合建设、或实施方案,为探索省域及市域的国企数字化转型,协同创新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落下关键一子。


  目前来看,国资云的落地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方面,包括IaaS、PaaS和SaaS在内的国资云基础设施平台是国资云建设的关键,但各地在具体落地层面略有不同;另一方面,国资云重点打造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最大化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能。


  纵观各地的国资云建设,国资云的初衷是保障国有企业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确保安全上云。相对而言,国资云更有安全性。一方面,公有云在全世界都有节点,数据存储地不明晰,产生数据泄露后在追责、索赔方面会有困难,而省份国资云的服务器、数据的存储地都是已知信息,可控性更强;另一方面,各政府单位对国资云运营公司的掌控力更强,一般由下属、合资控股企业来主导,更有保障。


  在国资云轰轰烈烈的建设中,云计算市场开始暗流涌动。

 

从国资云到国家云的谋局之破

 

  面对如火如荼的国资云建设,神州数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郭为曾表示,国资云不是新鲜的概念,很多省市很早就开展了政府云等的部署工作,但最大的问题是跑哪些应用、谁来提供服务。


  在天津市此前披露的《关于加快推进国企上云工作完善国资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中显示,包括“天翼云”、“移动云”在内的电信运营商也被定位为“第三方平台”。由此可见,政府对“国资云”的认定并不是国资背景的云。


  从云平台的承建方或服务提供商的选择来看,国资云承载的是国资国企的关键核心数据,体量大、范围广、存储流转周期长,对数据的安全可靠、统一监管有着极高要求,这就要求国资云云平台的提供商是一个能够与国资云共同成长的战略伙伴,不仅能够满足国资云的各种应用功能所需,还要确保数据、运营的安全合规,共创共赢。


  2022年7月,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共有中国电信、中国远洋海运、通用技术集团、中国诚通、中国建材、国药集团等6家企业参与,以国资单位的云为承载的国家云应运而生。


  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也明确指出了国家云未来希望成为的角色:下一步,国资央企将积极投身云体系建设,成为国家基础公有云的运营者、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开拓者、行业领域公有云建设运营的先行者,以及国家网信体系的支撑者、赋能全社会安全用云的守护者。


  国家云的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央企数字化转型,实现国资监管效能提升。整体来看,国家云的出现是为了保障国企数字化转型的安全。众所周知,激烈的云计算市场竞争波谲云诡,即使对于大厂而言,云计算的发展仍然“九死一生”。


  自2015年来,尽管云计算迎来了一波黄金发展期,但国内外多家巨头仍然或关闭、或淘汰、或出售公有云服务。相对于普通的行业企业而言,国有企业更加关乎国计民生,不稳定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对于国企数字化转型存在着极大风险。


  从发展现状来看,国有企业普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摸索阶段,不同企业由于信息技术积累不同、信息化进程不一、业务需求的迫切程度不同,对于上云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性动因参差不齐。由此可见,国企数字化转型需要纳入统一平台监管,进行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不可或缺。


  另外,数据安全问题在数字经济时代越发重要,涉及社会民生的国企数据更为敏感,对其进行更为严苛的安全防护是题中应有之义。当前,中国已经在关键行业推进信息系统的国产化,但此前并未要求将信息系统部署至统一的云平台。因此,如何实现信创真正落地,是现阶段国资云的目标之一。

 

数云融合构建云计算新未来

 

  无论是国资云,亦或者国家云,都为云计算市场带来一批增量,势必也将重塑现有的云计算市场格局。


  信通院最新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显示,全球云计算市场至2021年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增长水平。根据Gartner统计,2021年以Iaas、PaaS、SaaS为代表的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3307亿美元,增速32.5%。


  当前,中国云计算行业总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3229亿元,较2020年增长54.4%。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增长70.8%至2181亿元,私有云市场增长28.7%至1048亿元。


  在当前中国云企业市场广阔、高速发展背景下,作为加速国企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国家云的上线无疑会带动整个云计算产业链的变革和发展。过去一年,云原生技术在企业侧的应用持续深化,正在加速企业信息系统由烟囱状、重装置和低效率的架构向分布式、小型化和自动化的新一代软件架构的转变。


  相较于早期云原生技术主要集中在容器、微服务、DevOps等领域,现如今其技术生态已扩展至底层技术(如服务器无感知技术Serverless)、编排及管理技术(如基础设施即代码IaC)、安全技术、监测分析技术(如扩展包过滤器eBPF)以及场景化应用等众多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支撑应用云原生化构建的全生命周期技术链。


  站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起点,从技术范式颠覆的视角来看,以数据为核心、价值为驱动的“数云融合”,成为数字经济新的特征,两者融合产生共振效益,形成指数级增长飞轮,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最大化的价值。


  所谓“数云融合”,就是在企业当中,构建由数据产生价值的创新闭环叠加支持创新能力规模化、创新成果积淀的平台建设闭环所打造的,互相推动和促进的数字化转型双引擎,这也是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路径的关键过程。


  以“数云融合”技术体系为核心,企业将能构建泛在的敏捷能力和融合的数字驱动能力,以实现数字资产化、业务敏捷化的业务场景创新,从而实现企业业务转型,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颠覆与重构。


  未来已来。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数云融合”带来了全新动力。在云原生技术范式的形成过程中,中国企业与世界同步,或许,这是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逆转的一个契机。

来源 | 白犀牛通信、神州数码

https://www.xusbuy.com

上一篇:农药龙头股一览表(农药股票)

下一篇:分级a(基金分级a)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