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行情网,股票入门,和讯股票,股票查询 - - 股票学习网!

国资云概念股有哪些(国资云是什么)

2023-06-01 18:21分类:MACD 阅读:

3月1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沪指高开0.48%,深成指高开0.61%,创业板指高开0.69%。

OpenAI推出GPT-4,ChatGPT概念股开盘活跃,随后迅速低走,万兴科技、三六零、科大国创、昆仑万维等纷纷下挫。

大金融板块走势活跃,弘业期货涨停,财达证券涨超5%,宁波银行、招商银行、瑞达期货、永安期货等涨超3%。

造纸板块震荡走高,荣晟环保涨超9%,恒丰纸业、冠豪高新、太阳纸业、博汇纸业等跟涨。消息上,近期,国内多家造纸企业发布涨价函,提价幅度在每吨100元到200元不等,部分纸种甚至每吨提价1000元。

来源:wind

医药股集体走强,中药板块快速冲高,佐力药业涨超13%,健民集团、九芝堂、沃华医药、康恩贝等纷纷拉升。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国企改革催化下,相关公司有望迎来管理效率和机制的改善,部分公司存在资产整合或股权激励的预期,驱动公司业绩持续表现亮眼。我们建议积极把握中药及器械板块投资机会。

信创、国资云概念股震荡走低,卡莱特跌超10%,南凌科技、新国都、奇安信、湘邮科技、普联软件、浪潮软件等跌幅居前。

一带一路概念股震荡走强,基建、核电方向领涨,北方国际反包涨停,纽威股份、哈空调、元成股份此前封板,安泰科技、兰石重装涨超7%。

消息上,近日,进出口银行与沙特阿拉伯国家银行成功落地首笔人民币贷款合作,贷款资金将优先满足中沙贸易项下的资金需求。本次业务的开展是进出口银行与沙特金融机构间的首次合作。

中字头个股再度拉升,中国西电涨停,中油工程、中铁工业、中材国际、中远海控、中国卫通等涨超4%。

此前,证监会2023年系统工作会议提出,要逐步完善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估值定价逻辑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中信建投证券研报认为,“低估值+高分红”是一条重要且清晰的央国企投资思路,是助力央国企“价值实现”的潜在可选路径之一,符合重视股东回报的要求。

国产软件股震荡走低,普联软件跌超7%,奇安信、鸥玛软件、中孚信息、新点软件跌逾4%。

午间休盘,沪指涨0.67%,深成指涨0.44%,创业板指涨0.22%。

创业板指午后下行翻绿,CPO、数据安全、国资云、6G等板块跌幅居前。

来源:wind

午后,房地产板块震荡走强,万通发展涨超8%,张江高科、新湖中宝涨超6%,华发股份、滨江集团、荣安地产、南山控股等涨幅居前。

据中国网,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今年来看,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随着经济转暖,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主要表现在市场销售降幅明显收窄。总的来看,目前房地产市场还是处在调整阶段,后期随着整体经济逐步改善,市场预期转好,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

来源:wind

大基建板块持续走强,新疆交建午后涨停,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安徽建工、中国交建等集体冲高。

国企改革概念股掀涨停潮,华电重工午后封板,风神股份、新疆交建、中国西电、国统股份、北方国际等十余股先后涨停,柳钢股份、高铁电气、北新路桥、龙建股份等多股涨超7%。

截至收盘,沪指涨0.55%,深成指跌0.03%,创业板指跌0.24%;北向资金净买入32.86亿元。

浪潮软件涨停收盘,收盘价18.21元。该股于13点12分涨停,未打开涨停,截止收盘封单资金为1.12亿元,占其流通市值1.9%。

3月14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1.51亿元,占总成交额18.83%,游资资金净流出8330.57万元,占总成交额10.38%,散户资金净流出6784.8万元,占总成交额8.45%。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该股为国资云,数据要素,数字经济概念热股,当日国资云概念上涨0.06%。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这两天,一张天津市的“国资云”截图,不仅引发科技朋友圈爆刷,也让中国股市出现部分攀升,引发各界广泛关注,有猜测的,也有疑惑、抱怨、欣喜的,这都可以理解,但更应该“透过文件看趋势”,把握其中的变与不变,才是正确之道。

改变的是数据管理权,不变的是对数据安全的永恒追求

据了解,这张截图是在国家日益重视数据安全和一些互联网企业被调查、整改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天外来物,只是因为较之以往,进行了数据管理层面的改变,因此引起行业内外关注,尤其是据该文件要求,(天津市)各企业已经部署在第三方公有云平台的信息系统,租约到期日起2个月内全部迁移至国资云,而且给出期限,“原则上最迟应于2022年9月30日前全部迁移至国资云”,措辞简单明了,但是力度空前,所以引发广泛震动。

文件明确指出,需要迁移的第三方公有云,不仅包括了华为、阿里、腾讯等民营科技大厂,也包括了国有三大运营商的云业务,这基本表明迁移的目的,并非云厂商是国资还是民企身份区别,而是要由第三方托管的公有云向国资专属行业云的属性转变,由第三方托管变成国资云自管,这是显著的变化。

如果就像部分人认为的这就是“与民争利”,未免过于狭隘,国计民生核心数据事关国家兴衰成败,一切都要从大局出发,任何事情都要服从于大局,否则就可能面临着被谈话、劝勉甚至处罚的情况,此前一些互联网大厂已经遇到此种情况,国家安全是底线红线,即便技术再先进,也不能碰触。从大的方面来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国家安全出现问题,企业也不会有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个道理都明白,只是当遇到切身利益时,容易出现错位认识。响鼓不用重锤敲,尽管部分网民面对国资云存在牢骚不解,但是云计算大厂的表现也都可圈可点,虽然还有些不尽人意之处,但比起以前已经是很大的改变了,在数据安全上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承担了大厂的责任。

改变的是云计算市场现状,不变的是永远是“敌变我变”

当前,云市场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不仅头部企业纷纷攻城掠地,还有很多后起之秀也在不停追赶,很多地方都有当地的“国资云”,但目前全国尚未有统一规划、采用统一技术标准、具有全国统一要求的国资云平台。这个指导性文件虽然体现了较强的本地属性,但在数据安全的大背景之下,由第三方托管的公有云向国资专属行业云的属性转变或许是一个时代趋势,月晕知风,础润知雨,可以预测的是,在国资云统一采购下,云计算市场会出现明显变化,产品服务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对数据中心的需求都会进行调整。

一些云计算大厂虽然表示没有接到这样的文件通知、目前云计算运营不受影响,言语清淡似乎并不关心,但这不代表这些大厂没有背后发力、预备在同国资云合作中弯道超车。

国内云计算头部企业早在今年之初,就已经纷纷调整了云计算布局,目的就是加强政企合作,在政务云中分得更大一杯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智者乘势而上,民企是最能适应市场变化的,这从一众互联网企业的成长历程就可明白,此不赘言。

需要指出的是,带有国资背景、央企背景的易华录在8月30日表示,前期已与天津国资云公司对接,将积极参与国资云平台建设,为已落地数据湖所在城市及周边城市提供国资云平台建设及运维服务。这就证明网上流传文件已经是基本属实,再去探寻什么文件出处没有任何意义,剩下的就是何时进行全国推广以及推广的方式、程度如何了,以及在这样的情况下,该何去何从。一念之间,天差地别。

其实云厂商心里都很清楚,核心数据是“唐僧肉”,在当今这个环境下,想独吞是不可能的,而保护“唐僧”取得真经,不仅可以长生不老,而且地位也从妖怪变成了神仙,改变云计算发展方略比任何时候都积极,迷糊的只是我们这些吃瓜群众。

另外文件也提到,“租约到期日起2个月内全部迁移至国资云”,这个“迁移”,只是数据管理层面出现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和民企“断绝往来”。国资云的建设和运营,当然要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参加,但就当前现状而言,更多情况下仍然需要依靠现有的云计算大厂出谋划策、帮助运行。比如四川国资云项目采用的就是阿里云计算技术方案。

每个人只能成就其所认知范围内的事,企业也是如此。当前,国资云已经搅活一池春水,把握先机的才有未来。国资云将推动本地部署的政务专属云市场加速增长,同时具备迁移、一体化管理与运营能力和资制的国资企业将面临巨大机遇,在基础产品与技术提供上,以全国产服务器为代表的信创产品有望借助国资云建设的机遇加速上量,应用软件迎来顺势国产化机遇,数据安全公司有望持续受益,政务信息化和党政行业信创相关公司有望迎来新机遇。

改变的是利益格局,不变的是对从业人员的行业约束

国资云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第三方云厂商“群雄逐鹿”的利益格局,容易让人以为国资云可能会一家独大,也会给第三方云厂商带来阵痛,旧的利益格局被打破,肯定会引发很多人的不适,可以理解,但这正是中国互联网在国际国内发展状态下的大趋势。

深究起来,国资云的本质是将国企数据,从第三方托管的云厂商转向国资专属行业云,因为国企数据大多是涉及国计民生的数据,无论从哪个方面讲,由第三方云厂商负责建设管理都是不妥当、也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所以,保护国有数据资产安全是建设国资云的核心目的。

国资云的出现,可以说是这些年来互联网行业粗放式的野蛮发展情况下倒逼产生的,此前,一些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互联网平台经营者无正当理由,就对交易相对人实施平台 “二选一”或独家交易,实施搭售或者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以及基于大数据和算法,根据交易相对人的支付能力、消费偏好、使用习惯等,对交易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实行差异性交易价格或其他交易条件,不仅损害消费者个人权益、搅乱市场发展,如果不加以严格监管,数据垄断之风会愈演愈烈,而那些面对国资云而叫嚣“让市场决定选择”的人,是否真正认识到数据垄断的危害呢,其实也未必,所以只能是国家出手维护互联网平台良性发展,因为,“天下苦秦久矣”。

自律者,更自由。掌握海量数据的平台,比任何人、任何机构都能更早发现数据的价值,因此,平台自律很关键。从国家层面一个个行业法规的出台,到前不久某著名互联网企业遭到审查,行业约束越来越正规。那些认为自身技术过硬、数据海量的企业,应该多想想为什么国家一再收紧对互联网行业的管理,多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变化着的世界,生存空间将会更广。

同时,各级国资云也需看到自身不足,认识到自身在云计算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差距,不能有“天朝上国”的“闭关锁国”心思,对于云计算大厂的优势之处,应该以海纳百川的气魄融会贯通,真正发挥优秀民企在政务云建设上的作用,才是国企央企的本色担当。

无论是云计算大厂,还是国资云央企国企,都必须认识到,合则共生,斗则两败,相互监督,共同自律,才能让中国互联网平台良性发展,才能使云计算企业从大厂成为伟大的企业,才能让中国从互联网大国成为互联网强国。

文:半岭松风 / 数据猿

近年来,国内云市场发展颇为动荡。


  领头羊阿里云收入连续3个季度下滑,从单季度200亿,到195亿,到190亿,到刚过去二季度的177亿,下滑的势头似乎停不下来。


  而以天翼云、移动云为代表的运营商云阵营,却是异军突起,势如破竹!2022年上半年,天翼云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101%;移动云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104%;联通云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143%。三大运营商上半年云业务收入总计702亿元,约为阿里云上半年367亿元收入的两倍。


  过去十年的领头羊踩下紧急刹车,一直被轻视的“小透明”开始展现实力,国内云计算市场开始风起云涌。那到底是什么搅动了这一潭春水呢?


  答案就在于近期非常火热的词汇——国家云。


  然而,什么是“国家云”?跟之类似的“国资云”、“国资监管云”,又指的是什么呢?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简单梳理一下这几个概念。

 

01

国资云

 

  2020年9月,国资委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国有企业需加快推进基础数字平台等数字化转型工作。自此,各地国资委就已经陆续开始布局地方“国资云”平台。

 

  2021年3月,天津“国资云”已经开始运行,3家国资企业入驻;同月,浙江省国资委启动“国资国企数字化监管应用”项目,该项目建设内容中的云基础设施,即为“国资云”,同时该平台建设采用了完全国产化的信创服务器,是全国首批“全国产化”的行业云平台;21年4月,四川省正式发布“国资云”,是国内首个国资企业专属云,面向省内国企提供安全可靠的专属云服务;21年8月,重庆市国资云平台(二期)业务平台建设项目斥资1400余万元,打造国资监管统一数据共享中心……

 

 

  自此,国资云开始大行其道。

 

  那该怎么定义“国资云”呢?国资云一般是指由各地国资委牵头投资、设立、运营,通过建设高安全防护水平的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底座,并搭建以汇聚国有企业数据为核心的数据治理体系及云平台。本质是从第三方托管的公有云转向国资专属行业云,其主要建设与运营方通常是地方国资企业,技术与产品的支撑方一般为云服务商。

 

  值得注意的是,“国资云”中的“国资”二字,并不仅仅指代建设方的国资背景,同时更加强调使用上的专属性。也就是说,“国资云”要求,国资企业相关的数据,要从第三方托管的公有云转向本地部署的政务或国资专属云。

 

02

国家云

 

  7月12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提及,中国电信将引入多家中央企业战略投资者打造国家云公司(参与方还包括中国电子、中国电科、中国诚通和中国国新等中央企业),统筹开展科技创新、设施建设和安全防护体系部署,加快构建推动云原创技术生态。

 

  “国家云”概念由此而来。

 

  而国资委也进一步明确了国家云未来希望成为的角色:下一步,国资央企将积极投身云体系建设,成为国家基础公有云的运营者、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开拓者、行业领域公有云建设运营的先行者,以及国家网信体系的支撑者、赋能全社会安全用云的守护者。

 

  基于此,“国家云”的全称应该是“国家基础公有云”,其与“国资云”有明显的区隔——

 

  国资云:①地方属性;②建设与运营方通常是地方国企;③技术与产品的支撑方为一般云服务商(比如阿里云、腾讯云、天翼云均可)。

 

  国家云:①中央属性;②建设与运营方为中央企业;③技术与产品的支撑方为大型央企云服务商(比如,天翼云、移动云)。

 

  简单来说,国资云允许阿里云、腾讯云等民资云服务商直接参与建设、提供产品和技术,而国家云从当前看是由大型中央企业云服务商充当架构建设者和技术、产品把控者,民资云服务商无法直接作为主体参与建设。

 

  国家云对原有公有云服务商,特别是IaaS服务商会带来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面向未来的增长市场,这些民资云厂商可能会更多走向产业链后端,为国家云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技术、产品和经验支持,比如被集成,而无法直接作为云服务建设运营主体出现。

 

03

国资监管云

 

  7月24日,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云生态大会上,中国首个“国资监管云服务”宣布正式上线,背后由中国电信牵头,联合中国电科、中国电子等多家央企共同完成。

 

  由此,一个新概念“国资监管云”又出现了。

 

  那什么是“国资监管云”呢?“国资监管云”作为“国家云”落地的一种形式,可承接央企、国企的上云需求。

 

  国资委在会上谈到,国资央企应聚焦关键业务场景和难点、痛点问题,稳步实现国资监管应用全面上云,企业综合办公、经营管理、生产运营等系统,逐步上云,培育一批综合性强、带动面广、创新示范效应高的云上应用,加快构建业务协同、数据融合共享的能力体系,驱动企业生产方式、运营模式、治理体系,全方位变革,引领带动全社会云上融通发展。

 

  所以,“国资监管云”的重点不在于资源的组织方式,而更多的是一种服务,一种管理手段/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各大央企要把经营管理的核心数据上传,以便于进行国资监管。

 

  无论是国资云、还是国家云,或是监管云,都在反复强调这个核心的信号:“党管数据,数据安全”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底线,互联网基础设施国有化成为数据资产国有化的必由之路。国企数据资源属于国有资产,应纳入国资监管和统一管理,保护国有数据资产安全是核心目的,数据资产国有化将成为执政能力现代化基础。

 

延伸阅读

 

国企数字化转型

 

变革下的云计算市场新变局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倡导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上云”。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逐渐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要不要”,而是唯一的出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都指出,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实施上云用云行动,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工信部开始积极推进云计算在企业的渗透率,相继印发了《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明确提出企业上云的工作目标:到2020年,云计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


  当时间的齿轮拨向21世纪的第3个十年,云计算市场迎来了新的变局。2021年起,天津、浙江、四川、重庆等地区先后启动了国资云的落地应用,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关注。2022年,国家云正式亮相,再次搅动云计算江湖。短短一年时间,从国资云到国家云,云计算市场显然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变革,云市场的未来究竟谁主沉浮?

 

国企数字化转型的方向

 

  在推动企业上云用云的过程中,国企始终是关键。国务院国资委官网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2万亿元、利润总额14093.6亿元。2022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显示,中国大陆上榜企业达到136家,其中共有99家国有企业上榜。如此数量众、实力强的国企队伍,毫无疑问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风向标。

 

  2020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快企业上云步伐”,为国企央企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根据CNNIC《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预计:政府和大型企业的上云率将从2019年的38%,跃升到2023的61%。可见,国企“上云”已成为国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首要工作,国有企业“上云用数”进入加速期。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2020年11月起,四川省、浙江省、天津市等地的国资委陆续行动起来,或整合建设、或实施方案,为探索省域及市域的国企数字化转型,协同创新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落下关键一子。


  目前来看,国资云的落地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方面,包括IaaS、PaaS和SaaS在内的国资云基础设施平台是国资云建设的关键,但各地在具体落地层面略有不同;另一方面,国资云重点打造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最大化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能。


  纵观各地的国资云建设,国资云的初衷是保障国有企业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确保安全上云。相对而言,国资云更有安全性。一方面,公有云在全世界都有节点,数据存储地不明晰,产生数据泄露后在追责、索赔方面会有困难,而省份国资云的服务器、数据的存储地都是已知信息,可控性更强;另一方面,各政府单位对国资云运营公司的掌控力更强,一般由下属、合资控股企业来主导,更有保障。


  在国资云轰轰烈烈的建设中,云计算市场开始暗流涌动。

 

从国资云到国家云的谋局之破

 

  面对如火如荼的国资云建设,神州数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郭为曾表示,国资云不是新鲜的概念,很多省市很早就开展了政府云等的部署工作,但最大的问题是跑哪些应用、谁来提供服务。


  在天津市此前披露的《关于加快推进国企上云工作完善国资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中显示,包括“天翼云”、“移动云”在内的电信运营商也被定位为“第三方平台”。由此可见,政府对“国资云”的认定并不是国资背景的云。


  从云平台的承建方或服务提供商的选择来看,国资云承载的是国资国企的关键核心数据,体量大、范围广、存储流转周期长,对数据的安全可靠、统一监管有着极高要求,这就要求国资云云平台的提供商是一个能够与国资云共同成长的战略伙伴,不仅能够满足国资云的各种应用功能所需,还要确保数据、运营的安全合规,共创共赢。


  2022年7月,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共有中国电信、中国远洋海运、通用技术集团、中国诚通、中国建材、国药集团等6家企业参与,以国资单位的云为承载的国家云应运而生。


  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也明确指出了国家云未来希望成为的角色:下一步,国资央企将积极投身云体系建设,成为国家基础公有云的运营者、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开拓者、行业领域公有云建设运营的先行者,以及国家网信体系的支撑者、赋能全社会安全用云的守护者。


  国家云的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央企数字化转型,实现国资监管效能提升。整体来看,国家云的出现是为了保障国企数字化转型的安全。众所周知,激烈的云计算市场竞争波谲云诡,即使对于大厂而言,云计算的发展仍然“九死一生”。


  自2015年来,尽管云计算迎来了一波黄金发展期,但国内外多家巨头仍然或关闭、或淘汰、或出售公有云服务。相对于普通的行业企业而言,国有企业更加关乎国计民生,不稳定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对于国企数字化转型存在着极大风险。


  从发展现状来看,国有企业普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摸索阶段,不同企业由于信息技术积累不同、信息化进程不一、业务需求的迫切程度不同,对于上云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性动因参差不齐。由此可见,国企数字化转型需要纳入统一平台监管,进行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不可或缺。


  另外,数据安全问题在数字经济时代越发重要,涉及社会民生的国企数据更为敏感,对其进行更为严苛的安全防护是题中应有之义。当前,中国已经在关键行业推进信息系统的国产化,但此前并未要求将信息系统部署至统一的云平台。因此,如何实现信创真正落地,是现阶段国资云的目标之一。

 

数云融合构建云计算新未来

 

  无论是国资云,亦或者国家云,都为云计算市场带来一批增量,势必也将重塑现有的云计算市场格局。


  信通院最新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显示,全球云计算市场至2021年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增长水平。根据Gartner统计,2021年以Iaas、PaaS、SaaS为代表的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3307亿美元,增速32.5%。


  当前,中国云计算行业总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3229亿元,较2020年增长54.4%。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增长70.8%至2181亿元,私有云市场增长28.7%至1048亿元。


  在当前中国云企业市场广阔、高速发展背景下,作为加速国企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国家云的上线无疑会带动整个云计算产业链的变革和发展。过去一年,云原生技术在企业侧的应用持续深化,正在加速企业信息系统由烟囱状、重装置和低效率的架构向分布式、小型化和自动化的新一代软件架构的转变。


  相较于早期云原生技术主要集中在容器、微服务、DevOps等领域,现如今其技术生态已扩展至底层技术(如服务器无感知技术Serverless)、编排及管理技术(如基础设施即代码IaC)、安全技术、监测分析技术(如扩展包过滤器eBPF)以及场景化应用等众多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支撑应用云原生化构建的全生命周期技术链。


  站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起点,从技术范式颠覆的视角来看,以数据为核心、价值为驱动的“数云融合”,成为数字经济新的特征,两者融合产生共振效益,形成指数级增长飞轮,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最大化的价值。


  所谓“数云融合”,就是在企业当中,构建由数据产生价值的创新闭环叠加支持创新能力规模化、创新成果积淀的平台建设闭环所打造的,互相推动和促进的数字化转型双引擎,这也是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路径的关键过程。


  以“数云融合”技术体系为核心,企业将能构建泛在的敏捷能力和融合的数字驱动能力,以实现数字资产化、业务敏捷化的业务场景创新,从而实现企业业务转型,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颠覆与重构。


  未来已来。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数云融合”带来了全新动力。在云原生技术范式的形成过程中,中国企业与世界同步,或许,这是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逆转的一个契机。

来源 | 白犀牛通信、神州数码

https://www.xusbuy.com

上一篇:止损线设置(止损线0.5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买涨卖跌是什么意思(买涨卖跌软件)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