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行情网,股票入门,和讯股票,股票查询 - - 股票学习网!

08年股灾逆流而上的股票(08年股灾)

2023-05-22 23:29分类:MACD 阅读:

 

今天,上证指数下跌42.81点,5月份沪指跌幅已经达到7.39%。

原创作者:财经有料哥

最近大半个月,中国A股市场持续下跌,股民朋友们大部分的股票投资面临亏损的状况。我们一个股票空仓的账户,在5月里居然战胜了94.7%的股民。

股票整体的表现跟随着股市指数的涨跌而涨跌,在沪深300指数、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中证500指数等等主要股票指数下跌的时候,大部分的股票价格表现也是持续下行,在证券投资账户上就会出现了浮亏。

但是,在A股市场上,也有一些交易品种或者说交易工具,价格却是在股市下跌时能逆向上升的,而且跌的越多,涨的越多!

可能很多股民朋友第一时间会想到了那个被认为是造成A股市场下跌甚至引发股灾的元凶:股指期货。

的确,股指期货的空单,在股市指数下跌时,价格会逆流而上。

但是由于目前股指期货的保证金率依然较高,从而造成它们的实际杠杆率只有8-10倍水平。以中证500指数的股指期货为例,目前最低的交易保证金率为12%,也就是大约8.5倍杠杆比率。因此,在今天中证500指数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C1905下跌1.22%的情况下,今天持有它空单的投资者账面获利也就只有10%左右,和在股票上抓到一个涨停板的牛股相当。

料哥今天说的却是在今天股市下跌过程中,价格较轻易地就能实现翻倍涨停的交易标的,也就是上证50ETF指数基金的认沽期权。

对于不熟悉认沽期权的股民朋友,这个金融工具简单来说就是看跌上证50指数的证券标的。

今天,还有48天到期的6月份认沽期权当中,有4个合约标的的价格涨幅超过1倍,其中成交最为活跃,达到13050手的50ETF认沽6月2400期权合约,今天价格的涨幅达104.88%:

而这个认沽期权不仅仅在今天价格翻番,它在5月份的短短4个交易日当中,从4月底收盘的0.0024元/份的价格,涨到了今天收盘时的0.0168元/份,累计涨幅更是高达600.00%!

由于这只期权的行权价格为2.400元/份,48天后,要上证50ETF指数基金的价格跌到这个价格或以下时,这个认沽期权才有行权价值。而今天50ETF基金价格收盘价为2.686元,也就是不少购买这个认沽期权合约的投资者,或者说投机者,正在押宝未来48天时间里,上证50指数要大跌超过10%或以上。

因此,股民朋友们也别只羡慕这些认沽期权今天价格翻倍,由于高达数十倍甚至百倍的杠杆,如果明天上证50指数反弹,这些今天大涨的认沽期权价格也会出现大跌;反之,如果明天上证50指数继续下跌,它们的价格也能很经易地就能单日上涨几十%。

收益最好的朋友是风险!在看到有可能获得高收益机会的同时,股民们也要了解它们价格高波动率的高风险性。投资者在拟入手交易这些“刺激的工具”之前,建议先要想清楚自己能不能承受价格一天上下波动几十个百分点的风险。

股市有风险,交易需谨慎!不妨点个赞、留言和转发,谢谢!

 

 

下周股市二大看点:中报行情大戏开幕

下周一,中报披露将开始,中报行情也将正式拉开大幕,分析人士称中报行情初期机会大于风险,值得关注。此外,中国二季度GDP增速等重磅经济数据发布,分析人士预计经济短期平稳。

中报披露正式开启

根据预披露时间表,创业板公司中文在线(300364)下周一(7月11日)发布中报,中报行情也随之拉开大幕。包括中文在线,下周交易日期间共有6家公司发布中报。

深市方面,中小板公司第一家公布半年报的是佛慈制药(002644),时间为7月16日。创业板公司华仁药业(300110)紧随中文在线之后,于7月12日公布中报。原定于15日公布中报的深市主板公司星美联合将日期调整为7月22日,19日发布中报的宝新能源(000690)成为深市主板第一家发中报的公司。

沪市方面,新潮能源、九华旅游(603199)将于7月12日率先披露中报,博威合金(601137)7月16日将披露中报。

市场普遍预期,继一季度股市大跌后,二季度A股整体表现平平,经济也没有全面回暖,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或将差异巨大。

资深市场人士刘云峰昨日向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表示,业绩持续高增长的个股,在中报炒作期间有望有更多机会,此外中报披露初期业绩地雷较少,资金关注度高,机会通常高于风险。

据统计显示,上述6家公司中,仅佛慈制药发预告——上半年业绩将增长50%-80%。而从一季报情况看,中文在线一季度亏损,华仁药业业绩下降84.04%,新潮能源、九华旅游、博威合金分别增长51.04%、84.85%、10.13%。

此外,按照预告净利润下限,目前1178家已发中报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Wind统计显示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100%以上的有195家。刘云峰称这些公司值得关注。

二季度GDP增速或6.7%

下周三,中国6月进出口贸易数据将出炉。周五,二季度GDP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重磅经济数据发布。分析人士称,经济数据需要关注,可能显示经济增长延续下滑趋势,政策边际受此影响有望宽松。

国金证券(600109)最新研报指出,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延续下滑趋势,从一季度的6.7%降至6.6%。除了基建投资外,总需求不强,地产投资下滑、制造业投资降至低位,投资增长主要靠基建投资支撑。此外,内外部经济不景气,消费、外贸下行压力明显。从供给角度看,工业下行压力还未完全释放,服务业相对稳健,但难以抵抗工业领域的下滑。

海通证券(600837)宏观首席分析师姜超则表示,从6月全国制造业PMI回落并创4个月新低看,制造业景气转差。地产销售增速继续回落,但发电耗煤由负转正,预示工业经济短期或保持平稳。从需求端看,地产降温、经济低迷仍将拖累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基建独木难支,6月投资或继续转弱;地产对相关产品消费的拉动有望减弱,而经济低迷、高房价对消费的拖累显现,6月消费或稳中趋降。

姜超称,经济短期比较平稳,但仍存在下行压力,预计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尽管工业增速从3月份高点持续回落,但二季度平均增速依然高于一季度,因此预计二季度GDP增速为6.7%。

而瑞银证券最新的6月及二季度宏观数据前瞻显示,二季度经济活动企稳,预计二季度GDP同比增速持稳于6.7%,应是本轮经济小周期的顶点,伴随着此前政策宽松的效用递减、房地产活动回归正常化、民间投资持续乏力以及全球宏观环境不确定性持续,经济将见顶回落。

下周解禁:240亿市值限售股下周上市

经历了7月最小解禁周之后,下周将迎来规模最大的一周。Wind数据显示,7月11日至15日,沪深两市限售股数量为31.69亿股,以周五收盘价计算,市值为240.3亿元,均较本周大幅增加。

2015年,中国中铁曾以7.77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了15.44亿股,目前这部分股份有12.36亿股将于7月14日限售到期,占总股本比例为5.4%,占解禁前流通盘7.23%,是下周数量最大的一只个股,持股股东有南京安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平安大华基金等6家。中国中铁周五收于6.99元/股,低于增发价格7.77元/股。

*ST韶钢的解禁数量仅次于中国中铁,为7.5亿股,同为定增股,于7月11日到期。*ST韶钢日前公告称,公司原拟筹划出售全部钢铁业务资产并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宝钢集团下属金融业务资产。但经审慎研究,公司决定终止筹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不过,*ST韶钢实际控制人宝钢集团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

除上述两只个股外,下周限售股上市数量超1亿股的公司还有象屿股份(600057)的4.3亿股、通威股份(600438)的2.59亿股、霞客环保的1.19亿股,其中前两家均是定增股,后一家为追加承诺限售股上市。

5家公司中,目前仅通威股份、霞客环保发布中报业绩预告,一喜一忧:通威股份预计2016年1月至6月归属于股东净利润2亿元—2.5亿元,同比增长115%—165%,同比(重组后)增长140%—200%;霞客环保预计2016年1月至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0万元至-1100元。(大众证券报)

桂浩明:“破窗效应”会在股市应验吗?

就目前经济总量而言,“破窗效应”所带来的增量、规模太小,不足以对实体经济产生太多影响。

所谓“破窗效应”,通常是指当社会财物被自然力量破坏,或者是遭受到人为损坏后,为进行相应修复需要进行新的投资,由此也就带来了经济活动的增加,也可以说是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当然,从社会总资产的角度而言,“破窗效应”是毁坏财物在前,予以修复在后,由此本身并没有带来社会财富的增加,但换个角度来说,的确形成了经济活动的增量。

我国长江流域在1998年夏季遭遇特大洪水灾害,严重威胁了人民生命和社会财产的安全,并且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当时正逢亚洲金融危机,对国家经济活动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也就在这个背景下,政府果断启动了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来拉动内需等,有效抵御由于自然灾害等因素给经济所带来的冲击,从而基本完成了当年国民经济“保八”的目标。后来就有人把当时的这种状况,用经济学上的“破窗效应”来解释。尽管现在看来未必准确,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似乎也还是有那么点道理。回看那时的股票市场,在洪水肆虐、举国上下全力抗洪的背景下,还是出现了一定的上涨。也有人把这一幕与之前日本阪神地震后的情形类比,得出“破窗效应”能够惠及股市的结论。

如今,中国经济正处于艰难的转型过程中,L型的走势可能会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今年夏天,长江流域也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于是,也就有人开始联想:“破窗效应”在当下会不会再度显现出作用呢?如果存在这种可能的话,那么这是否也会成为股市的一种上涨催化剂呢?

客观而言,由于今年洪涝灾害比较严重,对经济会有一定的影响。为抗洪救灾,也需要国家拿出相应的投入,因此在理论上会产生形成“破窗效应”的某种基础,一些基础行业因为需求扩大而受到相应的拉动,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但问题是,就目前的经济总量而言,“破窗效应”所带来的增量、规模太小,完全不足以对实体经济产生什么影响。与1998年时的情形相比,虽然现在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更大,但因为现在的经济体量是当时完全不能比拟的,因此对整体经济的冲击就十分有限,所以一般来说国家也不需要像当年那样,专门出台什么新的经济刺激计划来加以应对。换言之,时下虽然说“破窗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但因为影响有限,不会在经济活动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至于说到股市,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较前段时间是有所走强,但另一方面仍然没有能够摆脱原来的震荡区间。由于顶住了一系列利空所带来的冲击,大盘表现出了顽强的抗跌性,这也使得人们对后市的预期趋于乐观。但问题在于,现在的实体经济形势并不足以支持股市走出大幅度的上涨行情,而且就市场格局而言,主要还是在进行存量博弈,新的增量资金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破窗效应”的产生,固然给股市带来某个题材,但无论是其强度,还是可持续性,恐怕都很有限,因此就对市场的整体判断而言,没有必要过多地顾及“破窗效应”。当然,在某个局部板块上,如果它有所表现,那也是正常的。也许这会带来某种短线的交易性机会,不过也就仅此而已,并没有大的运行空间。

今年2月份以来,证券市场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稳定性不断提高,对于外部事物的反应比较平淡。这种局面恐怕还会延续下去,所以对于夏季的洪涝灾害,以及相应的“破窗效应”,估计也就不会在二级市场的走势上得到显著体现。(证券时报)

中信建投:顺风 逆流 将开启第二波主升行情

我们从经济周期、制度改革、创新成长三个方面来分析下半年市场策略的一些脉络。

“一波三折”:2016年市场节奏

首先,回顾一下2016年市场有哪些特征和规律,供下半年投资参考。第一个显著的特征是,2016年驱动市场指数的估值因素要显著高于EPS。这种特征不单是在中国,美国和全球主要国家都呈现这样的规律。P/E和市场指数走势的相关性达到历史高位。我们看到原油价格和衡量风险的指标的VIX指数在2016年呈现比较强的负相关性的。这意味着价格的修复提升了风险偏好。

第二个特征来自市场风格趋于复杂化,市场趋于均衡,周期略微占优一些,背后的驱动逻辑在于价格修复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效应。价格修复直接带动有色,煤炭,钢铁等周期板块的上涨。价格修复间接带动风险偏好回升,带来了成长板块的良好表现。这就是上半年风格趋于复杂的原因,也是和去年底我们判断2016年是结构性行情的判断相一致。

2016年第三个特征来自通胀预期的修复。这是过去几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的。衡量中国通胀预期的指数从2012年以来是持续走低,反映通缩预期。中国通胀预期差从2012年4月以来突破零轴向上,反映的价格修复的逻辑,印证我们此前涛动周期的逻辑。

2016年大类资产的配置方向聚焦商品和股市。商品对于通胀预期更敏感,有供给和需求因素次第叠加,再加上货币政策的助推,这使得商品的行情好于股市。商品第一波行情在去年12月见底回升的,而股市是在经济2月触底后,开启第一波反弹行情。商品在6月份已经开始启动第二波行情,而当前股市仍然处于反弹性质,我们认为第二波行情仍在酝酿之中,需要增长和改革的配合。

接下来简单回顾一下我们上半年对市场节奏的判断。作为卖方研究的左侧拐点派,我们判断都是基于对市场的前瞻考虑。上半年我们准确判断了市场的每一个拐点:一月初我们提出对春季行情的检验。二月下旬市场一片悲观,我们提出让反弹飞,市场进而在3月17日进入了第一波主升浪。在4月中旬20%反弹甚嚣尘上的躁动中,我们预测流动性会出现问题,我们发布了报告《佯北勿从,饵兵勿食》指出风险偏好折返是市场的隐患。在四月底,由于流动性的问题,市场出现了下滑。在5月3日我们进一步发布《碧水东流至此回》指出流动性会出现边际收紧,市场接下来也延续了调整。进入6月之后,我们开始关注市场的积极因素,认为未来市场开始具备反弹的基础。在6月3日《仲夏登高,顺阳在上》指出六月不确定性和风险是利润的来源。我们认为当前市场仍在震荡反弹的窗口中。我们现在维持市场反弹的观点,反弹的区间在3000到3050,市场进一步反转需要经济企稳和改革的配合。

回顾我们对上半年市场节奏准确把握:按照“一波三折”的判断,我们准确的预判了上半年第一波上涨和4月中下旬的折返。我们对下半年的判断是市场将开启第二波主升行情,上证将展开10%以上的反弹。我们将“2016年对节奏的把握和主线的坚守要胜于简单的牛熊判断”的思路体现在我们下半年的工作当中。当前市场处于底部,在改革和经济企稳的配合下第二波行情将贯穿下半年。

结构逆流:康波衰退,结构僵局

中长期结构逆流的周期定位,这也是我们非常擅长的领域。从1800年开始,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四个康波周期。当前正处于第五个康波的衰退向萧条的过渡阶段。2008年金融危机是康波第一次衰退的冲击,接下来有可能正在酝酿第二波。康波在衰退期的特点表现为增长乏力,创新匮乏,结构问题丛生。在康波衰退期,全球货币体系面临着崩溃的危险。我们发现,在2008金融危机以后,产能过剩,货币超发,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问题显著提升。

为了应对这种康波的衰退期,全球主要经济体采取了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欧、日采取了负利率的政策,新兴经济体采取了降息降准的政策。从2012年全球制造业PMI指数来看,货币是非中性的,增长看到了微弱的提升,但是还达不到预期。

从历史来看,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基本上发生在经济短周期的下行阶段,也就是PMI低于50的情况。如果下半年全球的制造业PMI企稳,呈现弱回升,那么全球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可能性并不大。对中国而言,CDS也是和PMI有很好的负相关性,如果我们判断中国经济企稳的话,中国爆发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也会显著降低。短周期的修复将缓和结构性的矛盾,这对于转型中的中国的改革和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引入日本的例子,日本在广场协议以后,经济经历了失去的十年,日经从40000点跌去70%,但其中指数有五次反弹超过50%。中国现在改革的空间很大,风险是小于日本当初的,如果践行改革,中国会比日本好很多。

周期顺风:经济增长、美元指数与国债利率

接下来阐述我们这篇报告的核心思想——周期顺风。我们判断增长,汇率和利率是驱动周期顺风的逻辑。如果我们观察2016年上半年市场表现的话,广谱美元加权指数和国债利率是同步走低的,相关性达到五年的新高,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均值回归的压力。随着美元的下跌,大宗商品价格会有提升,国债收益率的陡峭化也许会出现。

根据我们对周期理论的研究,价格会领先于库存的。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短周期在进一步推进。因为PPI持续回升半年有余,距上一波去库存调整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按照历史经验,产成品库存回升应该会在下半年如期触底回升,8,9月份中国可能开启补库存的阶段。

另外一个是来自于政策对增长助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相比,中国政府债务/GDP的比例处于较低水平,中国政府还有充足的加杠杆的空间。我们觉得下半年政府加杠杆的方向是PPP领域,第二财政是主力。从货币政策来看,一季度宽松的货币投放可能会影响全年的货币信贷的投放节奏。我们觉得三季度货币政策稳健,通胀无忧,流动性收紧预期下降,信贷或有边际改善,央行仍将保持货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准可期。从外汇占款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美元下半年会是振荡走低的走势,人民币贬值压力缓解,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贡献因素增加。

对美元走势的判断。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和美联储对加息预期的管理决定短期美元的走势。下半年全球经济企稳叠加美联储加息预期缓和,两者共振下半年美元大概率震荡走弱。全球风险偏好也因此得到提升。

我们判断今年的价格和过去几年相比是处于修复过程中。从食品和能源来看,下半年价格有回升的基础,能源能反弹到60美元附近。对于食品来说,近期的极端天气会推动养殖,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压力,下半年经济企稳也是能够提供核心CPI的助力。我们知道,国债收益率基本反映经济周期的波动,下半年如果经济企稳弱反弹的话,国债收益率就会存在一定的震荡上行风险。

行业配置:动量交易,行业轮动

接下来行业配置部分。这部分主要从两点考虑,我们看到2008年以后,全球整体处在不确定和市场风险上升的阶段。我们观察了美国过去五年行业的表现,发现两个行业持续跑赢标普500:一个是医疗行业,一个是可选消费行业,都反映了避险和产业趋势。中国也存在动量趋势交易的特征,从2011年2015年A股金融和医疗保健板块多次跑赢市场。

此外,A股行业配置还有行业轮动的特点。有两个规律大家可以参考。一是但凡上半年领先的行业,下半年行业涨幅的领先地位仍能保持(除了2014年以外)。二是行业轮动上有大小年的特征。

2016下半年从行业配置策略来看,对于上半年一些景气行业的驱动逻辑还是存在的。下半年仍然建议超配能源(石油销售)、材料(贵金属和矿石)、日常消费(白酒)、金融四大行业;低配公共事业、可选消费、工业、电信服务行业。

主题策略:创新嬗变,改革坚守

对于主题策略,我们延续了去年创新嬗变、改革坚守的主张。首先看一下上半年主题投资的变化。上半年价格修复的逻辑对市场的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主要表现为一些高估值向成长白马股过渡。从迅速轮动到抱团取暖,动量交易的特征明显。我们还看到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投资的展开路径。市场找到了新能源汽车这个成长和主题的契合点。

对于下半年成长主题的判断,一个是新一代通信技术主导的产业互联方向,另外继续推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对于新能源汽车,未来模块化生产带来成本降低,将重塑传统汽车产业价值链。政策持续的支持,需求旺盛,业绩也得以印证。

受益于互联网的春风洗礼,互联网和汽车的结合也是另一个重要方向。从车载系统O2O入口,到车联网到智能驾驶的闭环正在形成。我们相信新能源汽车将在未来几年表现出持续的高成长性。

关注我们的投资者可以知道,我们一直在做产业互联网系列调研,策略牵头组织了企业级服务SaaS调研,物联网调研。现在来看,产业互联网将会出现大趋势,一个是互联网向物联网发展。我们觉得,首先上游方面,一个芯片国产化是非常好的看点;下游的话,企业级服务,也是处在一个平稳成长期向高速成长爆发的阶段。近期的窄带物联网的技术标准的制定,下游应用的展开引发市场的热情。

对于改革,我们去年底提出“真改革真牛市,不改革无牛市”。上半年国改政策整体乏善可陈,但结构上亮点不断。根据我们统计上半年共有383家国有企业进行了兼并重组,而且改革模式不再是过去的中车简单的强强合并,而是混改,员工持仓,国企卖壳等多种模式结合。改革也表现出地方抢跑,中央滞后的特征。我们看从上市公司层面来看,上半年有几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包括吉利借壳钱江摩托整体上市、恒大地产借壳嘉凯城上升,这都是改革上的突破。

对下半年,二次央改将有蓬勃的生机。现在和1998年最大的不同是资本投资运营平台,这是主要的亮点。这也与刚才投资专家谈的并购是联系在一起的。未来国企将掀起“全球并购,中国整合”的浪潮。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都在做产业并购运营平台,未来也会走上国企做大做强,大规模产业并购的道路。从央企改革的预判来看,大家可以关注中化,神华,招商局,宝钢这些大型国企集团。他们已经具备了改革的条件。从地方上来看,上海、深圳、广州一线城市,重庆、山东,山西,东北地区都值得关注。

从国改的行业方向上,根据去年底国企改革分类指导意见,垄断国有企业是要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商业竞争类国企是要解决公司同业竞争的问题,以提升国有企业效率。对公益类国企会引入混合所有制,提升供给水平。新兴行业国企改革的目标是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从地方上来看,各地也是各具特色,从上海的国资整体上市,到山东的国有资产运营平台发挥作用,到山西的兼并重组,每个地方都根据地方的资源禀赋来进行深入的国改。我们相信接下来国企改革将迎来一波主升浪。

机构巨资秘密买进 这9股选得有讲究

近两周大盘节节攀升,给原本死气沉沉的市场注入一剂强心剂。这期间嗅觉灵敏的机构可没闲着,动用60亿元抢筹心仪个股,18股净买入金额超亿元。

数据宝统计显示,根据深沪两市交易龙虎榜数据,最近两周机构做多A股的意愿强烈。在选择个股时民营医院、物联网、高送转、稀土永磁、次新股等概念股成为机构重点买入对象,机构动用起资金也毫不吝啬。如机构净买入排名第一位的民营医院概念股信邦制药,6月27日以来机构净买入逾7亿元。该股市场表现也没让机构失望,6月27日以来上涨35%。

信邦制药如此受机构青睐源于本月初发改委连同其他部门对外发布《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利好服务占优、机制灵活的民营医院。信邦制药在2014年通过募集资金投资建立黔东南肿瘤医院,该院拥有较高的技术实力,其龙头作用在当地越来越凸显。

除此之外,信邦制药积极推进重组,实现强强联合。公司与中肽生化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将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根据中报预告显示,得益于公司重组,信邦制药中期有望实现净利润逾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

机构重金买入个股是市场挖掘的重点,尤其是那些具有业绩支撑的个股更值得关注。数据宝按照今年中报净利润预计为正且同比增加(预告区间取中值),结合近两周被机构净买入超1000万元两项指标相加进行选取,9股浮出水面。

甄选的9股中包含前述所讲的信邦制药,该股今日市场表现依然亮眼,收盘涨近9%。

除了信邦制药,兔宝宝也相对耀眼,6月27日以来机构净买入逾1亿元,业绩也比较亮丽,公司中期预计实现净利润近1亿元,同比增逾2倍。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了营销促销活动的力度,极大地促进了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与此同时,进出口业务实现稳定增长和人民币汇率贬值,及公司理财收入的增加都对提升公司半年度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样,机构投入"真枪实弹"换来股价的大幅增长,6月27日以来该股上涨26%。

此外,北纬通信半年度业绩预告及机构关注度也比较瞩目,得益于营业收入的稳定上升及各项费用的降低,公司预计中报实现净利润2100万元,预计净利润同比暴增838%。良好的业绩也吸引了机构大手笔抢筹,近两周机构净买入逾9千万元。

所甄选的9股中久之洋、天顺股份为次新股,该板块近期涨势凶猛,久之洋近两周上涨46%,天顺股份上涨82%。机构买入金额显示,久之洋及天顺股份近两周分别被机构净买入4386万元、3091万元。( 证券时报)

七月是中报行情的主升时间 三主线抢滩登陆中报行情

英国公投脱欧事件引发的全球资本市场海啸,欧洲股市一天洗白3个月涨幅,美国股市三大指数全面重挫。与外围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股独善其身,更在第二个交易日就给投资者送上了一根大阳线,赚钱效应明显。而在这之后,A股甚至开始冲击3000点,走势可圈可点。

三大强力因素,推动A股逆流而上

为何在外围进入多事之秋之时,一向跟跌不跟涨的A股破天荒地短期内没有因为“退欧”而出现暴涨暴跌,反而逆流而上,近期更是表现得越发强劲?其实原因有三:

1.上证综指从2000点到5178点的单边上涨牛市结束,从5178点跌至2638点,熊市主跌浪也已经过去,宏观流动性和经济增长趋于稳定,市场继续暴跌的可能性极小;

2.过去2个月国内外利空因素不断,如国内经济下滑、政策转向、A股未加入MSCI、产业资本减持等,随着英国脱欧落地,阶段性的利空释放比较干净了,悲观预期的修正有利于市场稳定与风险偏好提升;

3.从短期盘面走势来看,资金承接意愿增强,而随着近期宝钢武钢的重组停牌,宣告着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到了执行实施的阶段,虽然只是部分产业的改组改革,但足以表明年内最受资本市场期待的“改革牛”正在慢慢走来,这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

难得的平稳时期,一闪而过的上车机会

回顾这一个月来,在利空不断、风险事件集中性爆发的情况下,A股却仍然顽强地一步一步震荡走强。股谚说“五穷六绝七翻身”,“六”并没有“绝”,反而使市场经受了诸多考验而不倒。虽然对于大盘来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天大利好,出现足以支撑大牛市的环境,但如今利空出尽,迎来了全年来看最安全的最平稳的时间段,反弹良机一闪而过,正是上车的好时机!

历史数据显示,七月是中报行情的主升时间

审视当前,如今A股即将迎来新的配置力量,那就是进入到上市公司2016年中报正式披露阶段。

从过去经验来看,“中报行情”的确实实在在出现过。有统计显示,上市公司中期净利润增速与对应股票在一定时间内的涨跌幅呈现出较为相关的高增长高涨幅特点,也就是说中报净利润增速越高,相关时间内股票的涨幅越大。由于很多公司已经公布中报预告,市场其实进入“中报”时间。分析人士指出,在热点匮乏、确定性机会稀少的局面下,如此的事件性机会可能成为资金追逐的对象。而通过下方统计历年两市夏季牛股的走势,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除了2015年股灾云泥俱下,从2010年到2014年,每年中报行情始终都贯穿于整个夏天,且相关牛股涨幅都普遍非常可观。从时间点上来看,它们的主升时间多在七月开始。可见,当前正是介入这些概念股的好时机。

 

 

年份 代码 名称 中报业绩增长 股价启动时间 股价主升时间 期间涨幅
2010 2176 江特电机 同比80.24% 6月中下旬 7、8月 98.51%
2011 600696 多伦股份 同比92.97% 6月中下旬 7、8月 82.59%
2012 2568 百润股份 同比88.61% 6月中旬 7、8月 56.16%
2013 2416 爱施德 同比196.54% 6月中下旬 7、8、9月 128.97%
2014 601002 晋亿实业 同比3552.95% 6月中下旬 7、8、9、10月  

 

 

三主线抢滩登陆中报行情

由此可知,中报行情中,总有一批股票成为市场重捧的对象。那么,两市两千多只个股,如何把握中报行情呢?不妨从以下三条主线进行布局:

第一,一季报和中报预告双增长的上市公司,尤其是那些主营业务增长而非并购重组导致业绩大幅变动的上市公司。因为只有发展良好,趋势向好的行业,业绩增长才有保障,而这一类股票最能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快速占据市场主导市场。主力心头所好的,也就是这类型的股票。

第二,具备高送转潜力的上市公司。毕竟高送转一向是市场中的炒作热门主题,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都领跑在前。炒股就是炒预期炒人气,而目前,中报高转送俨然成了公众眼中的高频词汇。

第三,中报业绩预增的低价股。业绩大幅增长固然是好事,但是若能遇到业绩增长亮眼,估值和股价又够低的投资标的自然是再好不过。估值和股价低证明个股遭到了冷落,但即便市场热点经常转换,是金子总会发光,好股总会被市场挖掘。所以,如果在绩优股备受冷落之时主动吸纳,将来定会获得丰厚的利润。(广州万隆)

 

青海省第一大国企,连续三年亏损,去年巨亏458亿的A股亏损王,有着“钾肥之王”之称的*ST盐湖在5月20日晚间,被深交所发布公告宣布5月22日起暂停上市。

从千亿白马到亏损王

*ST盐湖(000792.SZ)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这里有座世界第二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察尔汗,在蒙古族语里意为“盐泽”,察尔汗盐湖也是我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依托于得天独厚的资源,*ST盐湖一度有“钾肥之王”之称。

航拍察尔汗盐湖万丈盐桥

但这家来自青海省的国企却在近3年连续亏损,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4月30日,*ST盐湖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2019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78.49亿元,同比降低了0.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8.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30.58%。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ST盐湖从2017年亏损42.79亿元后一蹶不振,2018年再亏37.07亿元。

4月29日,*ST盐湖股价定格在8.84元/股,总市值为480亿元,随后开始停牌。一时间,舆论哗然。*ST盐湖400多亿的亏损秒杀了*ST信威跟乐视网,直接坐上了A股亏损王的宝座。

2014年至2018年,历任A股亏损王中国铝业、酒钢宏兴、石化油服、乐视网和天神娱乐,分别亏损162亿元、73.6亿元、162亿元、138亿和71.5亿元,都没有超过200亿。

*ST盐湖表示,造成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破产重组过程中处置资产带来的计提损失约417.35亿元,属非经常性损益。

这是由于子公司盐湖镁业和海纳化工连年巨额亏损,严重拖累了*ST盐湖业绩,公司进入破产重组程序,将账面价值约547.77亿元的不良资产包公开在淘宝进行司法拍卖。

历经6次打折促销,*ST盐湖不良资产包从原价254.27亿元降至29.9亿元,仍无人问津,最终由海西国资委控股、青海省国资委参股的青海汇信资产管理公司以30亿元的价格“兜底”受让。

公司一次性计提债务损失将超过400亿,于是便有了如今这惊人的巨额亏损。

作为新晋A股亏损王,*ST盐湖也曾是风光一时的白马股。2003年-2008年,*ST盐湖的前身盐湖钾肥曾创造了5年20倍的股价神话,投资回报率秒杀茅台。钾肥业务平均每年贡献70亿营收,毛利率超70%。

2008年股灾,它是最闪耀的黑马。从2007年10月开始,沪指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暴跌40%,绝大部分上市公司股价接近腰斩。可是盐湖钾肥却逆势大涨,2008年4月甚至连续出现六个涨停。

2008年4月18日,盐湖钾肥股价达到107.68元的历史高点,成为当时A股仅有的3只百元股之一,市值高达1900亿元。

钾肥之王能否重生

根据公告,2020年如果净利润或者扣非净利润为负,净资产为负等情况出现,*ST盐湖将有终止上市风险。

 

但是从*ST盐湖的一季报来看,导致公司持续巨亏的盐湖镁业和海纳化工被置出上市公司,部分债务实施了债转股,公司保留了盈利能力较强的氯化钾和碳酸锂业务。业内认为,*ST盐湖终止上市的风险已基本消除。

 

一季度报告显示,*ST盐湖实现营业收入37.24亿元,同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8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65亿元,公司每股基本收益转正至0.14元。

 

2019年9月30日,西宁中院裁定受理公司破产重整一案,进入重整程序后,管理人、公司依法履行职责,稳步推进各项重整工作。今年1月20日,*ST盐湖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4月20日,青海省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盐湖股份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剩下盈利能力较强的钾、锂业务,加之以前年度的巨额折旧及财务费用亦大幅降低,企业实现轻装上阵。

 

*ST盐湖一季报称,2020年公司一季度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公司已基本恢复持续经营能力。

 

公开资料显示,*ST盐湖资源所在地察尔汗盐湖氯化钾探明储量达5.4亿吨,占全国已探明资源储量的50%以上。公司目前钾肥产能达到500万吨/年,占全国年产能六成以上,年产量占国内市场需求量三成以上。公司拥有的钾肥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ST盐湖年报还显示,2019年,公司钾肥产量563.37万吨,较上年增加约80万吨,创历史新高。

 

*ST盐湖在年报中表示,2019年,我国资源型钾肥处于进一步整合阶段,无新增产能。受全球需求反弹和新项目提速步伐放缓的推动,2020年全球钾肥开工率将上升,预计大部分市场的钾肥出货量将增长,达到6600万至6800万吨。2020年预计钾肥需求反弹,2019年的减产将有助于降低此前积累的库存。

 

除了盈利能力较高的钾肥板块,*ST盐湖的碳酸锂业务也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回暖而持续受益。

 

图片来源:摄图网

此外,*ST盐湖于2020年3月完成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按每10股转增9.5股的比例共计转增26.47亿股,转增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已增加至54.33亿股。转增部分中约25.76亿股用于向债权人抵偿债务,抵债价格为13.10元/股;剩余约7075万股由亏损资产的承接方汇信资产管理公司以5.95亿元受让,受让价格为8.41元/股。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若债转股顺利完成,*ST盐湖预计收到抵债等价资金343.41亿元(其中债权人抵债资金337.46亿元,汇信资产管理受让资金5.95亿元),叠加2020年归母净利润增量,预计2020年末净资产将转正。

还有6万股东在守候

投资者显然也看好公司的回归。至一季度末,*ST盐湖的股东总数为59220个,虽然较2019年年底的68474个有所减少,但仍有近6万名股东在守候。

而从*ST盐湖前十大股东名单来看,公司股东“大咖”云集。截至一季度末,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均在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之列。

二级市场的表现也充分反应了投资者的预期。今年以来,公司股价长期在8元左右震荡,至4月29日收盘,公司股价为8.84元,年内上涨了0.45%。去年下半年,在推进司法重整的过程中,股价上涨了约40%。

 

图片来源:Wind

这些投资者押对了吗?一年后见分晓。但股天乐毕竟是国企,感觉概率还是挺大的。

淘股吧综合自:中国基金报、中国证券报、每日经济新闻等

备受市场关注美国硅谷银行破产危机不断发酵!

在当地时间周五(10日),在“惊人的48小时”后美国硅谷银行宣布破产,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但是这并没有阻止硅谷银行破产危机的蔓延。

一位硅谷创投机构合伙人表示,目前众多硅谷高科技企业都在“焦头烂额”,因为他们在硅谷银行的存款无法迅速取回,令企业资金链状况正进一步恶化。3月10日晚,对冲基金开始对第一共和银行、SBNY、ZION、 KEY与TFC建立庞大的沽空头寸。

与此同时,硅谷银行危机的冲击波正在向海外蔓延,英国央行11日早上发布公告称,将硅谷银行英国附属公司(SVB UK)列入银行破产程序。

美国总统拜登出面 紧急灭火

眼看“雷曼兄弟”危机2.0版本要来了,美国总统拜登不得不出面,紧急灭火。

12日,美国白宫发声明说,硅谷银行倒闭后,美国总统拜登11日就此事与加州州长纽瑟姆进行了交谈。声明指出,“(拜登)总统和加州州长谈到了硅谷银行和应对这种情况的努力”,但未公布更多会谈细节。

此外,硅谷银行的证券管理公司,正在探索从硅谷银行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SVBFinancial)手中回购该公司的方法。SVB证券公司的负责人里林克和团队正在寻求帮助,为潜在的管理层收购业务提供资金。

硅谷银行高管们无下限操作惹得人神共愤!

虽然各方在试图挽救硅谷银行,但是硅谷银行高管们各种无下限的操作惹得人神共愤!

1、接管前发放年终奖

按照惯例,硅谷银行在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五发放年终奖。虽然今年跟宣布破产的日子重合了,大量客户排队取钱吃了“闭门羹”,但是硅谷银行的员工仍然如期收到了年终奖。

尽管这笔奖金的数额到底是多少还不清楚,但来自美国招聘信息网站Glassdoor.com的信息显示,该银行一年发给员工和高管的奖金范畴大概在1万多美元到10多万美元。其中初级的助理岗为1.27万美元一年(约为8.29万人民币),常务经理则在14万美元一年(约为96.7万人民币)。

CNBC还表示,硅谷银行还曾在2018年时成为了美国所有上市银行中薪资最高的一家。数据显示,该银行在2018年支付给员工的年薪平均为25万美元(按当时汇率算大约为160万人民币)。

2、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偷偷减持跑路

在硅谷银行披露大规模亏损不到两周前,首席执行官Greg Becker根据一项交易计划卖出了360万美元公司股票。监管备案文件显示,2月27日,Becker卖出了12,451股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的股票,为一年多来首次。他在1月26日提交了出售股票的相关计划。Becker本人和硅谷银行金融集团都没有立即回复有关Becker出售股票以及他在提交相关计划时是否清楚公司当时计划筹资的问题。

在事发前,这种偷偷减持跑路的行为惹如今恼了无数投资者。

除去首席执行官外,硅谷银行的首席财务官Daniel Beck也减持了57.5万美元硅谷银行股票。

而有意思的是,硅谷银行的首席行政官(Chief Administrative Office - CAO)居然是当年爆雷的雷曼兄弟的CFO!根据资料显示,在2007年加入SVB证券之前,其担任雷曼兄弟全球投资银行的CFO,负责固定收益部门的会计和财务需求。时至今日,当年雷曼兄弟爆雷,让至今对经历过2008年金融股灾的投资人心有余悸。

3、有人提前做空

更令人发指的是,硅谷银行爆雷之前,有人疑似的提前收到了内幕消息,买进了大量的做空期权。据报道称在硅谷银行爆雷的3天前,居然有人在3月6日以一美分的价格买入大量3月17日到期的SIVB看跌期权(PUT),96美元的投资暴涨6430倍!

多家巨头确认被波及

美国流媒体服务商Roku当地时间周五向美国证交会(SEC)递交的文件中称,公司26%的现金储备都存放在硅谷银行。同时,Roku表示,“目前,公司不清楚能在多大程度上收回在硅谷银行的存款。”

稳定币巨头Circle表示,该公司约400亿美元的USD Coin储备中,有33亿美元在硅谷银行。Circle对硅谷银行的巨大风险敞口令投资者深感担忧,与美元挂钩的USDC周六进一步承压,一度跌至90美分。

“元宇宙第一股”Roblox表示,其30亿美元现金中的5%存在硅谷银行。

美国智能支付平台Bill.com表示,约有3亿美元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存放在硅谷银行。公司不再使用硅谷银行为客户处理支付交易。

3月12日,又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云顶新耀发文称,已对硅谷银行(SVB)事件的风险敞口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宣布本公司只有非常少量现金存在该银行(远低于公司现金总量的1%)。

硅谷银行遭遇挤兑

硅谷银行成立于1983年,为全美第16大银行,主要为初创企业提供融资。法新社报道,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总资产大约2090亿美元,总存款约1754亿美元。

前几年,美国初创企业吸引大量风险投资,加上美联储维持超低利率,硅谷银行赚得盆满钵满。然而,按照美联社的说法,为应对高位通货膨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去年以来多次激进加息,硅谷银行遭受重创。与此同时,近期美国技术产业大幅裁员、技术股承受打击、风险投资减少,导致初创企业纷纷取走存款,硅谷银行立马左支右绌。

为了迅速筹集资金,硅谷银行出售了约210亿美元证券投资组合,宁可因此损失18亿美元。但这一消息彻底暴露这家银行的困境,导致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的股票价格9日暴跌超过60%,10日暴跌68%,进入停牌状态。

美国监管文件显示,投资者和储户周四试图从硅谷银行提取4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00亿元),这是10多年来美国最大的银行挤兑之一。根据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周五提交的接管令,截至3月9日,该银行的现金余额为-9.58亿美元。这揭示了这家银行面临的挤兑规模。

券商分析:不要慌

对于此次事件,中金公司则认为,当前整体情况可能并没有市场担忧的那么紧张。杠杆方面,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部门在强监管下整体杠杆处于较低水平,且资本充足率也相对健康,因此发生大面积的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似乎并不高,上述事件可能无法代表整个美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角度,我们追踪的一系列美国在岸及离岸流动性的收紧也并没有那么显著。在极端假设下,如果后续流动性继续收紧引发更大层面和程度的流动性冲击,美联储可能而且也有充裕的手段提供流动性支持。

此次事件或不会造成较大的系统性危机,但是对美国科技业或有一定影响。一方面,美国居民部门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持续去杠杆,目前居民杠杆率仍较低,难以形成大规模系统风险。另一方面,在硅谷银行发出公告以后,在较短时间内美国监管部门就开始介入,政府介入较为及时,有利于避免风险持续扩散。但是由于硅谷银行客户主要集中在科技类初创公司,该类公司现金流等较为不稳定,硅谷银行倒闭对其融资、存款等或有一定影响。

国金宏观指出,当下美国银行业爆发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低,或有风险存在的中小银行规模占比低、高存款保险覆盖下传染性有限。硅谷银行破产风波倒逼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可能性不高。通胀粘性下,前期过度下修的加息预期或有反复。

本文源自金融界

https://www.xusbuy.com

上一篇:股票600619(股票)

下一篇:股票行情(600763新浪)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