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行情网,股票入门,和讯股票,股票查询 - - 股票学习网!

电信产业的重要地位(电信联通会重组吗)

2023-05-03 01:44分类:炒股专题 阅读:

近日,网络监控公司Sandvine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Top 6互联网和科技公司——谷歌、Facebook、Netflix、亚马逊、微软和苹果产生了超过56%的全球网络流量,他们在2021年产生的流量占比超过了所有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总和。

电信运营商正在沦为互联网巨头的“管道工人”,辛辛苦苦铺设了完善的固定/移动网络,最终却为互联网巨头做了嫁衣裳——互联网巨头无需付出任何成本,就能利用完善的网络去拓展用户,然后赚取大量的利润。

 

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民事合议20庭25日就互联网视听服务(OTT)平台Netflix向SK宽带公司提起的“债务不存在确认案”作出一审宣判,裁定原告败诉。这样一来,Netflix就必须向运营商SK电信支付宽带流量费。这应该算是电信运营商面对OTT企业的第一场胜利!

前段时间,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Orange、KPN、英国电信集团(BT)、奥地利电信(Telekom Austria)、Vivacom、Proximus、Telenor、Altice Portugal、Telia Company和瑞士电信(Swisscom),以及德国电信和沃达丰等13家欧洲电信运营商联合发布声明,要求美国科技巨头,如Netflix、YouTube以及Facebook这些美国流量大户应该承担欧洲电信网络建设的部分成本。

 

首先欧洲运营商怒斥互联网巨头频繁使用欧洲电信网络。据悉,互联网巨头的用户占了总流量的80%。互联网巨头不但不付费,还一再希望电信运营商降价,当然,降价的好处当然是互联网用户的使用成本更低,最终有利于互联网巨头们。更关键的是,网络承载的流量仍在以爆炸式的速度在增长,倒逼着运营商不断去新增、升级网络,耗费了运营商大量建设和运维费用。

实际上,在中国也差不多,国内腾讯系、头条系、阿里系、百度系这几大互联网巨头产生的流量之和妥妥地超过50%,这意味着国内四大运营商日夜不停地网络建设、网络维护,有一半工作是为这几大互联网巨头打工,电信运营商“沦为”打工人。

 

至少10年以前,2G时代,中国互联网市场谁说了算?不是BAT,更不是形形色色SP平台,而是三大电信运营商。从互联网入口到渠道终端,得运营商者得天下。资费贵不贵,运营商说了算,视频、语音、短信、社交,哪个平台的生杀大权不掌控在运营商手上吗?

 

当时通信主管部门也明确表示过,运营商向OTT收费的要求“有一定的合理性”,表示既会考虑运营商的合理要求,也会严禁运营商利用垄断地位遏制互联网增值服务的发展,但因为各种原因,收费事宜最终没有下落。

事实上,国内电信运营商一直没有停止过与互联网巨头的“斗争”——早在2013年就曾爆发过一起“中国移动拟向微信收费”的舆论风波,业界曾围绕运营商要不要收费展开了激烈讨论。虽然这场风波在有关部门的调停下很快偃旗息鼓了。当时通信主管部门也明确表示过,运营商向OTT收费的要求“有一定的合理性”,表示既会考虑运营商的合理要求,也会严禁运营商利用垄断地位遏制互联网增值服务的发展,但因为各种原因,收费事宜最终没有下落。但双方直接的芥蒂一直没有根除。

 

仔细想来,运营商们的诉求也是合理的,毕竟谁用得多、用得狠,就适当多投入费用,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辛辛苦苦建网络,你在一边坐享其成,还利用用户体验之名倒逼我投入升级网络,最可恨的是互联网巨头不仅消耗基站、固网宽带的流量,还直接发展云业务与电信运营商竞争,这使得互联网巨头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关系一直不那么和谐。

 

但反转的是,在全球电信运营商要公平“闹革命”的情况下,国内的通信运营商却还在“提速降费”,不仅对公众用户的通信费用进行大幅降低,而且对企业用户的通信费用也在下调。但是,中国通信市场原本就不是完全的市场化机制,电信运营商除了要肩负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任,还要背起科技普惠、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义务,近几年的提速降费更是让电信运营商的产业地位一降再降,再不提与互联网企业争利一事。

 

所以,海外运营商无论闹得多凶,国内运营商始终不敢发一言、说一句。当然,从近期的监管趋势来看,互联网企业似乎成为了整治的重点,掌控着互联网半数流量的巨头们曾经可以轻易一夜暴富、翻云覆雨,如今也收敛了不少。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建投证券,阎贵成,武超则,曹添雨)

第一章 摘要:全球电信运营商股价总体表现良好

1.1 今年以来,海外电信运营商股价普遍表现较好

今年以来,海外运营商Verizon、Orange、Vodafone、Telefónica、KDDI、SK、KT、LG U+等股价普遍表现较好。

1.2 从中国移动-H股价复盘来看电信运营商投资的影响因素

中国移动-H股今年以来(截至4月13日)上涨18.6%,同期恒生指数下跌8.31%,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4.02%。

1.3 影响国内电信运营商股价的主要因素普遍在向好

运营商投资者普遍的关注点:

经营情况:收入、利润、ROE、EBITDA;细项指标ARPU值、DOU(户均流量)、流量资费水平等。

营运开支:网络运维费用(能源使用费)、折旧摊销额等。

资本开支:资本开支增加,当期现金流减少,未来折旧摊销增加。

投资回报:派息率、股息率等。

市场环境:运营商之间是否还会有价格战?是否还会有提速降费?国际环境变化。

公司诉求:股权激励、增持、回购等。

当前运营商所处情况:

经营情况:经营全面向好,收入利润增速提升,资费降幅收窄,DOU持续增长,ARPU提升且有持续性。

营运开支:5G基站陆续开通,运维费与折旧上升,但建设高峰已过,增速将下降。

资本开支: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小幅上升,总体表现平稳,5G资本开支持续下降。

投资回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均提升派息率,港股2022年股息率8.6%、7.8%、8.2% 。

市场环境:竞争趋于理性;政府工作报告不再提及提速降费,预计流量资费降幅持续收窄。

公司诉求:三大运营商均实施了激励,均在实施增持或/和回购。

1.4 我们建议重视电信运营商板块

我们认为电信运营商目前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基本面仍在向好趋势中,符合当下市场投资风格,建议重视。

三大运营商H股PB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疫情影响较小,可以优先配置,但AH溢价也比较常见,因此A股同样值得重视。 叠加考虑行业地位、现金流情况(便于回购、资产质量等)等,我们继续推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1.5 中国移动享受一定龙头溢价,但A/H溢价更低

从ROE对比来看,三大运营商中,A股的中国移动较另外两家运营商存在一定低估情况,H股的中国联通相对低估。

从ROA对比来看,三大运营商中,A股的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相对低估,H股的中国联通相对低估。

第二章 国内电信行业发展势头向好,三大电信运营商经营拐点已经于2021年出现

2.1 电信行业发展趋势向好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电信业务收入1.47万亿元,同比增长8.0%。

2022年1-2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586亿元,同比增长9%。2021年以来,单月电信业务收入增速进一步提升,预计主 要受益于业务量持续增长、降费幅度得到控制,5G商用、产业数字化项目逐步起量等。

2021年,三大运营商完成固定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为2601亿元,同比增长9.3%;完成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6409 亿元,同比增长3.3%。新兴业务实现快速增长。2021年三大运营商共完成新兴业务收入2225亿元,同比增长27.8%,在电 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15.2%。其中,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业务比上年分别增长18.4%、91.5%和35.5%。反映出三大 运营商经营向好的趋势仍在持续,且新兴业务对整体业务拉动作用加强。

2.2 三大运营商2021年营收均取得正增长,增速创近年新高

三大运营商收入增速均创近年新高。

根据三大运营商公告数据,2021年三大运营商合计营收1.6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5%,增速环比提升6.48pp,其中中国移 动8482.6亿元,同比增长10.44%,中国电信4395.5亿元,同比增长11.69%,中国联通3278.5亿元,同比增长7.90%。

在降费趋缓、竞争趋于理性的背景下,运营商经营状况改善。

2.3 三大运营商2021年盈利情况持续改善

2021年,三大运营商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增长,合计1565亿元,同比增长10.82%。中国移动1161亿元,同比增长7.70%;中国 电信259亿元,同比增长24.45%(若不考虑出售翼支付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7.7%);中国联通144亿元,同比增长15.01%。

在降费压力下降、竞争趋于理性、5G规模商用背景下,运营商盈利状况持续改善。

2.4 通信服务收入平稳增长,2021Q4中国移动净利润增速创近年新高

2021Q4,三大运营商通信服务收入合计3508亿元,同比增长5.88%。其中,中国移动通信服务收入1785亿元,同比上升 5.01%;中国电信通信服务收入986亿元,同比增长6.08%;中国联通通信服务收入738亿元,同比增长7.75%。

2021Q4,三大运营商归母净利润合计330亿元,同比上升9.84%。其中,中国移动实现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增长10.31%; 中国电信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22.25%;中国联通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13.42%。

2.5.1 移动业务:用户数增长接近天花板,市场格局总体稳定

移动用户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竞争格局近三年基本稳定。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移动用户 数分别达9.57亿户、3.72亿户、3.17亿户,合计达16.47亿户,已趋于饱和。

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5G套餐用户数分别为3.87亿户、1.88亿户、1.55亿户,渗透率分别为 40.42%、50.43%、48.86%,市场占有率分别约为53%、26%、21%。(注:运营商移动5G套餐用户定义并非完全相同)

我们认为,在套餐价格接近的情况下,用户会根据网络质量的优劣来选择运营商,目前来看中国移动4G网络覆盖仍然优于 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5G时代,在共建共享背景下,“移动+广电”覆盖与“电联”相当,因此我们判断,中国移动仍然将 保持在个人移动市场的领先优势。

2.5.2 移动业务:收入增速整体改善

移动业务方面,中国电信增速领先。根据运营商年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2021年移动业务营收分别为5549亿 元、1952亿元、1641亿元,分别同比+3.19%、+7.46%、+4.74%,其中中国移动收入增速同比转正,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收 入增速提升。预计主要受益于运营商更注重价值经营,流量资费降幅趋缓。

从移动业务收入格局来看,2017年以来中国移动份额下滑(目前趋稳),中国电信份额增长,中国联通份额相对稳定。

2.5.3 资费降幅收窄,DOU保持增长,ARPU值企稳提升

资费端:2015年5月提速降费提出,资费开始明显下降;2017年三大运营商陆续推出不限量套餐,资费大幅下降;2019年, 运营商经营面临压力,降费政策趋缓,当年9月三大运营商先后宣布取消不限量套餐,资费降幅开始得到控制。

流量端:2013年末4G商用,4G用户渗透率快速提升,DOU稳步增长;2015年各类应用在手机端普及,DOU快速增长;2017年 各类长短视频、直播等应用在手机端普及,DOU爆发式增长;2021年,5G套餐用户渗透率超40%,DOU保持较快增长。

ARPU:2018-2019年,流量增速放缓、资费降幅较大,ARPU加速下滑;2020年资费降幅收窄,流量保持增长,ARPU企稳, 2021年,向好趋势持续,ARPU值回升。

2.6.1 固网业务:运营商发力智慧家庭业务,宽带业务较快增长

截至2021年底,三大运营商固网宽带用户数合计值达5.05亿户,其中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固网宽带用户数分别 为2.40亿户、1.70亿户、0.95亿户,占比分别为48%、34%、19%。

运营商发力“三千兆”业务,家宽业务不再局限于仅提供上网宽带,而是打造包含全屋智能、高清视屏、安防在内的智慧 家庭服务体系,三大运营商宽带业务收入较快增长,宽带综合ARPU也实现提升。2021年全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 联通固网宽带ARPU值分别为34.7、38.9、41.3元/户/月,分别较2020年+0.7、+0.5、-0.2元/户/月。

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1年底,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4.98亿户,占总用户数的93%,占 比较上年末提高3.1个百分点;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3456万户,比上年末净增2816万户, 在当年净增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中占比已达53.91%。

2.6.2 固网业务:中国移动后来居上,收入份额持续增长

2015年12月,中国移动正式获得中移铁通公司移交的固网宽带牌照后,中国移动的家庭宽带业务开始了快速发展。2021年,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实现固定宽带业务收入942亿元、765亿元、4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7%、5%。

从收入份额来看,中国移动固网宽带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已达到44%,同比提升3pct,跃居国内第一位。中国电 信、中国联通收入份额分别为36%、21%。

2.7 运营商抓住产业数字化机遇,政企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2021年,中国移动政企市场实现收入1371亿元,同比增长21.4%; 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业务实现收入989亿元,同比增长17.8%; 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实现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28.2%(说明: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未公布政企市场收入规模)。

云计算方面,2021年中国电信“天翼云”实现收入279亿元,同 比增长102%,行业云收入213亿,同比增长90.9%,2021Q3公有 云IaaS+PaaS国内市场份额为9.0%,位列第四。中国移动“移动 云”实现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行业云收入192亿 元,同比增长109.6%,公有云排名进入业界前七、政务云排名 第三。中国联通“联通云”收入为163亿元,同比增长46.3%。

2.8 运营商2022年资本开支小幅增长,明年可能将下降

2020年-2022年为5G建设投入高峰期,2023年后可能进入下降区间。我们认为未来5G网络将与4G网络长期共存,4G网络将 优先承载城市低密度地区或郊区的个人基础流量,5G作为城市高密度地区个人热点流量的补充以及政企用户行业专网的 主要承载。在此思路之下,5G网络的覆盖更为追求“有的放矢”,叠加5G向6G的演进仍需要7-8年的时间,也就意味着运 营商不会面临“3G到5G快速迭代、网络加速建设”的问题。所以,我们预计国内运营商的Capex在2022年基本达到高点, 然后进入下降期(不排除未来仍有提升的可能,但应该将与业务量的增长有关,也符合发展需求)。

运营商共建共享节省资本开支。5G建设由以往的三家运营商各建一张网变为四家运营商合建两张网。中国移动将与中国 广电共建共享700MHz 5G网络,有望帮助双方用少的投入实现好的网络覆盖。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已共建共享69万5G基站, 且共建共享由5G拓展到4G,双方累计共享4G基站66万站,节省资本开支超2100亿元,运营开支200亿元/年。

2022年,三大运营商5G资本开支已经在下降,虽然总体资本开支仍小幅增长,但增量主要来自云计算业务等。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事项:

市场期待且传言电信业第五次重组,电信行业或有的重大国企改革。

评论:

新一轮电信重组尚处传闻阶段,我们看好变革带来的积极效应。

日前,坊间流传移动和广电、电信和联通合并,并称之为08年电信重组以来的又一大动作,而工信部和相关运营商第一时间做了澄清与辟谣,我们认为合并需要等待政府确切的消息,事前任何的揣测将是无任何意义的。

但我们看好假如合并成真,所带来的积极变化:

1、 平衡发展,避免过度竞争,自4G时代中国移动领先起跑一年以来,4G用户发展领先,移动目前总用户数达到8.1538亿,比去年底增加875万,其中4G用户数达到1.4308亿,一个季度就净增了超5300万,移动的4G用户占总数的88.3%,联通和电信加起来只有11.7%(约1900万户);同时联通和电信获得FDD 牌照,工信部并未对移动发牌,此举有望缩短两者与移动在4G用户发展上的差距。

2、 借鉴美国“双寡头”经验,在过去的10年里,美国电信市场发生了多次并购重组案例,2004年Cingular 收购了AT&T无线,成为最大的移动运营商;2005年Sprint 和Nextel 合并,成为第三大移动运营商。随着固移融合的趋势发展,固网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的合并也不断出现。2007年AT&T 通过并购成为最大的综合业务运营商,而Verizon 也在2008年通过收购Alltel 反超成为美国第一运营商。在目前的4G 时代,快速部署网络、资费套餐和积极的终端策略助力Verizon领跑LTE,份额进一步提升,Sprint基本保持不变,而AT&T和T-Mobile 两家呈现下滑趋势,其中T-Mobile通过收购MetroPCS,扭转了份额下滑趋势。更有利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据媒体报道,电信、联通将联合两家民营企业合资组建CDN 公司,受制于“南电信、北联通”的格局,电信在北方的CDN覆盖比较薄弱,只能跟拥有联通资源的第三方企业合作,直接影响了业务的竞争力,若两者合并,这在CDN或其他业务的推进上难度大为减少,同时在股权层面对引入互联网企业更为顺畅。

并且,在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减少行政审批等方面,“三合二”也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并未确切的知晓合并最终是否落实,仅从上述几个方面阐述合并带来的积极变化。

预期国企改革仍是主旋律。

我们强烈看好联通自身存在的变革行为与预期,既包括与腾讯合作的“微信沃卡”、推出“流量银行”开启流量经营时代,也包括类似于中华电信的股权层面或有的合作。目前,微信电话本、微话等移动互联产品将战火烧到运营商自家大院,国内运营商正面临着传统业务收入占比不断下滑的“内忧”和价值模式被新兴竞争对手抢夺替代的“外患”,“哑管道”的质疑从未停息。反过来看,运营商被“压迫”的变革(或反腐)或许将改变传统国企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局面,那些主动迎接变革、拥抱互联网的运营商将面临极好的弯道超车机遇。目前中国电信在机制创新方面走在前列,一方面会继续将旗下各业务基地公司化,另一方面将引入社会资本,加强国资与民资的合作,中国移动也在寻求转型。早在2012年底,中移动就在筹建移动互联网公司和物联网公司,并计划尽快完成旗下9大基地的公司化改制。

中国联通方面,从2012年开始,中国联通网络分公司变身独立运营的网络子公司,中国联通支付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中国联通云计算公司也已开始运营,主要从事联通云平台产品的营销推广工作。参照中华电信,其活力的激发始于混合所有制的实施,在当前这个时点,运营商的管道能力受到互联网厂商的青睐,双方的结合意义重大,操作性强。

看好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FDD 牌照正式落地,对于联通而言,有望缩短4G 时代与中国移动的发展差距,利用FDD 成熟的产业链、制式终端、商用网络等迎头赶上,变革层面,公司微信沃卡范围逐步扩大、流量银行打造平台优势提升客户黏性,并且以“营改增”税制改革为契机深化营销模式转型,促进业务和客户质量的持续提升。

在收入端,随着FDD 牌照的发放,4G用户数提升带来营收的扩张;成本端,网间结算调整和营销费用下降等削减开支,并且公司拥有全球产业链最为成熟的W 网,4G 时代资本开支有望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同时综合考虑三大运营商技术制式、营收体量等因素,公司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积极推进集中化、专业化、扁平化运营管理体系,带来经营效率和活力的提升。预计公司2015/2016/2017年EPS 分别为0.22/0.28/0.34元,维持公司“ 买入” 投资评级。

 

 

 

央企合并重组虽然吸引眼球但是已经越来越被大家顺其自然地理解并接受。官方统计结果显示,截至党的十八大前夕,央企数量已从196家减少到116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完成了20组涉及38家央企的重组工作。截至2018年底,国资委出资央企数量为96家。

有媒体统计数据显示,央企的重组仍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时断时续、加速推进都是其中的常态。

一、合并重组大戏连连,戏码吸引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7月8日有官方媒体报道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丝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中丝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7月1日晚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集团”,俗称“南船”)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俗称“北船”)旗下八家上市公司均发布公告:中船集团正与中船重工筹划战略性重组。

虽然上述巨无霸合并重组的消息早已满天飞,但是真正“落听”的时候,还是吸引各种目光和各路人士的深入分析点评。央企巨无霸合并重组的前提中自然包括主业高度重合或者具有高度上下游属性。

正如官方通报所称,央企合并重组的目标是为了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瘦身健体提质增效。

 

 

二、通信行业合并重组,早已有企业试水

如果把央企巨无霸合并重组概念和理由延伸到通信行业自然会让人浮想联翩。实际上,通信行业的合并重组在已于去年开始。在5G大戏上演之前,央企中从事通信产业的两家国企走到了一起。

一年前的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公告:同意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邮科院”)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信科研院”)实施联合重组。

此次重组将新设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科集团”),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将武汉邮科院与电信科研院整体无偿划入新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

官方对重组合并的后的中国信科明确了大体的定位,即将围绕5G技术和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技术创新融合,加快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扛起我国无线通信、光纤通信引领发展的战略大旗,努力成为中央企业中信息通信领域科技水平高、产业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国际一流公司。

 

 

三、电信联通合并,各种消息早已满天飞

2015年8月,因王晓初董事长从中国电信调任中国联通,结合当时央企合并大势,曾经有行业内外的不少人士都推测,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或将合并,至少也是两者合并的先兆。因为传闻的可行性如此之后,各方都进行了辟谣。而且类似的消息仍然时不时地出现,以至于成为财报沟通会上的辟谣常客。

2018年12月,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三大运营商颁发5G中低频段许可。电信和联通因为频率相近,各种合并传闻再次响起。甚至有消息称,即便不合并,两者合建5G网络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毕竟频谱资源是移动通信发展的核心资源,频谱规划是产业的起点,决定产业发展格局。

各种辟谣和时间的验证之后,电信与联通的合并虽然时刻被人提起,但是终究没有成行。大家之所以乐谈电信与联通的合并,其中的两个常被提起的理由包括:第一主营业务全面重合,第二业绩无法与中国移动抗衡。

 

 

 

四、电信联通如果合并,5G会成为催化器吗?

如果考虑到5G网络建设的巨大投资需求,以及两者,特别是中国联通的营收和利润情况,从更现实的角度看,缺钱已经成为促使两者合并更为可靠的理由。

有行业专家认为,300多亿元可以购买4G基站40万站,同样价钱只能购买5G基站10多万站。通信行业专家张云勇预测5G基站数量约是4G基站数量的1.5倍-2倍,照此推测5G投资大约是4G基站的4倍。

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包括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内的四家企业颁发了5G商用牌照。随后中国移动便开始了大手笔操作,连续开出了三个采购大单,涉及预算资金超过400亿元,不但远超其年初的5G资本开支计划,而且更让行业叹为观止。

如果中国移动的加速5G建设的大手笔不能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那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5G上的大谈理性,甚至畅想诗和远方的做法就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到底是对NSA等5G技术和场景的不信任,还是因为缺钱限制了务实操作,甚至在等待官方的重大宣布?不管真真假假,大家的猜测是符合逻辑的。

五、通信行业的严寒,会成为合并的理由吗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9年1-5月通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通报显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5%。而四份的通报显示,彼时营业收入同比微增0.1%。一个正增长和一个负增长,虽然数据差异并不大,但是却有天壤之别。这其中的对比非常明显地反映了通信行业的真实发展情况。

 

 

从2月份开始,通信行业就已经连续出现了同比负增长。而且这种负增长的情况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我们认为提速降费的持续强力推行、携号转网的全面实施以及人口红利的消失等因素叠加后未来的月度同比负增长的趋势难以扭转。

 

 

国家统计局7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2%;其中6月份当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普遍上涨,而通信工具和通信服务价格却下降较为明显,是为数不多的6月环比、6月同比、上半年同比都在下跌的品类。

实际上,无论中国电信联通最终合并与否,现在通信行业最需要的是一个良性的有序竞争环境。特别是在5G开赛之后,全球各国都卯足劲加速抢占位次,而国内运营商又担负着争取5G全球领先的重任,亟需凝聚力量。

正如媒体所言:这个夏天,通信价格最“凉爽”!广大人民群众享受的夏日的凉爽,而运营商遭受缺失行业的严寒。随着5G运营商玩家的增加,运营商的业绩已经在大声呼唤减少行业内部无序竞争。这会促进中国电信与联通的合并吗?我们认为作为重组合并的理由还是可以的。

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赞、评论、转发、收藏。

更多新鲜科技资讯,请关注浩哥科技课堂,感谢阅读!

 

https://www.xusbuy.com

上一篇:600456年报(股票行情)

下一篇:养老金多少亿(养老金未到账原因)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