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行情网,股票入门,和讯股票,股票查询 - - 股票学习网!

中国股票市场现状分析论文和我国股票市场现状分析

2024-02-12 13:57分类:PSY 阅读:

技术分析发展到现在已经超过了 100 年的时间了。但这么多年来,有关技术分析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巴菲特曾说过,当他发现把走势图正着放和反着放得出来的信息都一样的时候,他就知道技术分析没有用了。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也曾讽刺到,技术分析对预测过去非常有效。然而在投资圈中,如果你仔细观察身边的朋友会发现技术分析非常受欢迎。我自己身边就有不少做技术分析长期获利的大神。而且技术分析不仅深受咱们散户欢迎,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也是爱不释手。在 2012 年的一个调查报告中显示,有 1/3 的股票基金都会在交易中使用技术分析作为重要的投资依据,一边是各个华尔街大佬的嗤之以鼻,另一边是万千投资者的坚定信仰。那么技术分析到底行不行呢?

先来说一下什么是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是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和指标来解释市场上各个参与者的行为,并对股价进行预测的方法。在过去超过 100 年的发展中,技术分析页面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指标,比较常用的指标包括相对强弱指数、RSI移动平均线、 macd 等。

技术分析多年来经久不衰,确实是因为它有很多独到之处,也有着令人无法抗拒的魅力。比如技术分析上手比较简单,你不需要有太多的金融和财务知识,也不需要了解宏观经济,甚至你都不用知道一家公司具体是干嘛的,也能通过技术分析来赚钱。而且技术分析能够给出较为明确的进场和出场时间,这对于急需明确指导的新手以及频繁交易的 trader 来说简直是梦寐以求的。

人们用技术分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它能赚钱。这是有众多论文研究回测数据客观验证的。虽然说你有不少研究反驳技术分析能赚钱的观点,但是支持技术分析的论文研究一个个说的掷地有声,也非常值得我们思考。David 等三位作者在 2013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在论文中他们研究了超过 1 万个有基金经理管理的投资组合。在这些组合中,有 1/3 的基金经理使用了技术分析,其他 2/3 完全没有使用技术分析。研究发现,这些使用了技术分析的组合,投资表现的平均值和中位数都要比没有使用技术分析的组合要好一些。而且这个结论在统计学上是有效的,排除了巧合的可能性。

还有一个结论很关键,就是在下跌的市场环境中,两者的投资表现的差异最为明显,这是一个伏笔。除了上述论文外,学术界还有不少研究支持了技术分析的有效性。论文 foundations of technical analysis 中发现,技术分析确实可以为交易者提供额外的交易信息。而且这种现象在纳斯达克交易的股票中尤为明显。

不仅学术界用事实论证了技术分析的可行性,市面上技术分析的大神也在用实际行动给投资者们展示了技术分析的赚钱能力。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受技术分析的祖师爷利弗摩尔了,他在 100 年前就用技术分析这一套方法在股市中赚了上亿美金,还成功预测到了 1929 年的大萧条。他的这套方法也用至今仍然被投资者们所津津乐道。

其实有这样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因为技术分析并不是什么玄学,它是有一定的理论支撑的。认可技术分析的人认为股价走势尤其是短期的股价走势,就是市场上买卖双方博弈的结果。所以决定价格走向的因素本质上就是买卖双方心理的博弈,而人类的心理又是有一定的可预测性的,所以股价走势也会有一定的可预测性。

举个例子,比如人们都喜欢一些整数,像 100 就是一个大家会比较在意的数字。如果一只股票长期在 100 美元以下徘徊,那么当它第一次突破 100 美元整数关口后,投资者的心理就会产生巨大的变化,股价就很可能在众多投资者的心理改变中突破上涨。再比如大家熟悉的阻力点位,其实也是可以用人们的心理来解释。有的阻力点位可能是股价第一次下跌时,有很多人在同一个股价处被套牢了,而多数人都不舍得在亏损时割肉离场,都盼着股价哪天能涨回来。而一旦他们经历了长久的套牢,等股价真涨回当年被套牢的价位时,他们就会大量地抛售解套,股价就会又一次出现下滑,这就形成了阻力点位。

所以说技术分析本质上就是预测人类的心理,找到心理上的可预测的规律。然后总结经验得出来的一套方法。听起来好像技术分析是这么个道理。但是无论是技术分析的回测数据还是它的理论支撑都并不是无懈可击的。

市场上也有很多人认为技术分析完全就没有用,他们也从客观数据和理论支撑两个方面驳斥了技术分析的有效性。被引用最多的就是 David 通过一系列的统计学方法移除了数据挖掘的偏差后,对 几千个技术分析的方法做出了回测。结果发现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显著击败市场。即便有些方法看上去能够产生一些有吸引力的回报,但也无法一直持续下去。与此同时,还有不少论文也给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都表示只要时间足够长,这些技术分析方法的表现都不如标普 500 和道指。

些研究了反方的观点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很强的理论支撑的。认为股票价格的变化具有完全相同的分布,并且各自相互独立。通俗来说就是下一秒下一分钟或者第二天股价是往上往下还是不变,是一个完全随机的事件,根本不具有可预测性。过去的运动是不能用来预测未来的走势的,所以所有通过规律预测股价的方法都是徒劳。

另外也有人针对性地从人的心理的角度来反驳技术分析的有效性。他们认为市场上人的心理是完全不可预测的,因为一旦整个市场的参与者足够大,而每一个人心里想的又不一样的时候,以预测心理为基础的技术分析就变得毫无价值了。即便能够找到规律,过去也不能代表未来市场的心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看到这可能有些看官已经看蒙了,正反两方各执一词,而且都有理有据。那到底技术分析是行还是不行呢?如果你仔细观察他们的研究会发现,虽然结论南辕北辙,但是其实都是有一条共有的规律的。这条规律很关键,它将成为技术分析是否可行的关键。 这条规律就是技术分析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票是否容易被错误定价。当一只股票越难被错误定价,也就是在越有效的市场中,技术分析的效果就会越差。这里说的市场有效指的是一切有价值的信息都能够及时、准确、充分地反映在股价中。你反过来想,当市场越无效,股票越容易被错误定价时,技术分析就会越管用。是不是很迷糊?

研究论文中使用数据所处的市场越成熟,技术分析回测出来的结果就会越差。反之所处的市场越不成熟,技术分析回测出来的结果就会越好。针对这一点,有人做过统计,在查阅了 92 篇关于技术分析的论文后,发现有 58 篇论文对技术分析表示正面,24篇表示负面。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论文对于技术分析表示负面。比如如果把技术分析应用在道指上,他从 1934 年开始一直都会产生盈利,但直到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效果就开始变差了。另外利用同样的技术指标,在相同的时间段下相对不成熟的金融市场,比如泰国、墨西哥等,技术分析的表现也会比一些成熟市场好不少。

其实对于这一结论,咱们在之前的正反双方争论中就能够看出一些端倪,比如代表正方作者的论文就表示技术分析的效果在纳斯达克的股票中更为明显。要知道这可是 20 年前发表的论文。当时的纳斯达克充斥着各种体量小、波动大的股票,因而也更容易出现错误定价的情况。而代表反方的论文中大部分则都用了标普版或者倒纸这些相对更成熟的投资标的。 他们论述出来的结果则显示技术分析的效果都表现一般影响一只股票是否被错误定价的因素。

除了市场的有效性以外,市场情绪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比如当市场大跌时,股价就很容易被市场情绪所左右,出现错误定价的情况。其中1篇 论文中专门研究了市场情绪和技术分析的关系。该论文对大量的对冲基金的表现进行了回测,发现在市场情绪比较差,也就是在熊市的时候,这些运用了技术分析的基金经理的表现会远高于不用技术分析的基金经理。而当市场恢复正常后,这些运用了技术分析的基金经理的表现就不再显示出太多的优势了,甚至表现还会更糟。

同样的结论在另外的论文中也提到,他们表示在熊市中,由于公司基本面和经济数据已经不太能反映股价的真实走势,此时的股价会更容易被错误定价,这时投资者会更关注技术分析的指标,而当更多的人使用技术分析的指标时,它就会变得更加有效。因此技术分析在熊市中更有可能会获益。

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之所以正反双方的研究会有不同的结果,跟回测时选择的市场时间段等因素有非常大的关系。在不成熟的市场或者市场处于熊市时,技术分析的表现就会更好。这都是因为在这些情况下,市场更容易被错误定价所导致的。这一结论对于想做技术分析的投资者来说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上述分析成立的话,那么你做标普 500 的技术分析获利的概率就会相对低一些。但是如果你喜欢交易那些容易被错误定价、容易受情绪影响的股票,比如一些小盘股、毛票或者下跌中的股票,那么技术分析的方法会更加有效。

看到这,各位看官对于技术分析应该已经有了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了。从客观上讲,技术分析本质上是建立在人性之上的,只要人还在交易,那么技术分析就必然会有它存在的价值。技术分析在很多特定的环境下都是能够提升收益表现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随着市场变得越来越有效,技术分析的盈利空间也会变得越来越窄。现在的市场中大量的程序交易、高频交易乃至 AI 交易正在逐渐替代人的位置以后,这个趋势一定会延续下去,人类心理所导致的错误定价的情况会越来越少,技术分析的发挥空间也会受限。

就像上文提到的道氏理论,在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使用技术分析的效果就开始变差了,这很可能就跟当时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在对于技术分析的使用上,如果我们把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放在台面上比较,会发现技术分析确实上手非常容易,但是想要真正用好它却非常的难。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不断地练习,承受亏损风险控制,还需要时刻与人性做对抗,反思自己,保持纪律性。学会指标只不过是个开始,后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才是关键。在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教训后,技术分析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而基本面分析则刚好相反,上手很难,没有些专业背景从头开始学金融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上手后基本面分析的使用难度就明显降低了。选股上,一旦看准了,买入后,基本就不再需要做过多的操作了。平时做宏观分析财报,一个季度看一次,甚至一年看一次都没有问题。基本面分析虽然也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打磨,但相对难度和挑战性都没有技术分析高。

 

李大霄:在越来越强有力的政策利好推动下中国股市有望构筑三重底 呼吁动用一切力量救市稳定市场 呼吁市场参与各方共同为稳定市场出力

在“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政策指导下,中国股市政策底已经确定无疑。一系列刺激资本市场配套政策将会陆续出台,资本市场的活跃值得期待,投资者信心最终恢复值得期待,在政策底、情绪底、估值底、业绩底皆以成立的前提下,中国股市有望构筑三重底。

让投资者赚钱特别是让中小投资者赚钱是提振信心的关键。我坚定地认为,中国股市的一直以来是散户投资者偏多,机构投资者偏少,主要由2.1亿散户投资者和7亿基金投资者组成的庞大市场,涉及千家万户,只有保护散户、爱护散户、捍卫散户、让他们赚,才是中国股市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唯一出路,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散户,提振信心的唯一途径是让他们赚。若此中国股市终于出现了希望。

我们惊喜地发现,沪深交易所IPO的最新受理日期停留在6月30日,7月份以来至8月3日,新增受理的IPO数量为零。7 月共有 22 家拟 IPO 企业过会,而撤否企业有 23 家,撤否率陡然突破30%,创下今年 2 月份全面实施注册制以来的最高值。进入 8 月仅一周,撤否率直接跃升至43.33%。从种种迹象观察,保持“一二级市场的平衡”的政策导向初露端倪。经过30多年的艰苦探索,终于逐渐接近了证券市场存在问题的核心。中国股市的稳定就成为可能,中国股市三重底成立就有了希望。

在一系列配套股市政策之中,基金费率的下调等政策无疑是让投资者受益,紧接着中国结算拟对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进行进一步下调,是落实“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相关要求,有利于减少全市场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释放流动性。降低结算备付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券商资金利用效率,将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形成助力,对提振交易信心提到激励效果,确保流动性充裕,是一项重大利好政策。

在一系列配套政策之中,日前深圳上海两个交易所亦紧急推出100+N、ETF盘后申报、优化监管等三项研究措施,管理层还推出港股通、深股通和沪股通的三个通道大宗交易,得到深圳上海香港三个交易所的强烈响应,美股市场零股交易占19%,股价前10位股票中占39%,大宗交易牛市占5%,熊市中占10%,零股和大宗交易有望共同为活跃市场出力。

更加振奋人心的是,香港同业工会提出减免印花税的强烈救市呼声,内地对下调印花税等救市措施的讨论亦渐渐增加,这会形成配套政策利好源源不绝的局面,有力助推市场三重底的成立。

从市场运行技术面来看,2022年的市场底部由2863和2885点共同构筑双底,2023年的市场底部极有可能由2023年6月26日3144点、2023年7月24日3151点和2023年8月14日3141点附近共同构筑三重底,加上7月24日成交量缩小到6599亿,8月14日成交7425亿,亦符合底部特征,市场底加上政策底已经完美融合了。

从投资者情绪来看,按一般历史规律是应该随着股指回升而回升,但股指从2022年10月31日2885点回升至2023年8月14日3141点以上,投资者情绪并没有回升反而下降了,一是说明大部分散户投资者都没有购买与主要指数相关的产品,二是说明投资的耐心已经到达极限,往往是说明散户筹码已经被超级大资金默默收入了囊中。与主要指数相关资产上升与超级大资金的动向不无关系,散户投资者的情绪极限往往与大型底部相对应,投资者的情绪底亦已经见到了。

从市场主要估值水平来看,截止到20230年8月16日收盘数据,上证指数收3150点估值12.9pe1.32pb,对应央企指数gu8.1pe0.89pb,上证50指数9.7pe1.25pb,沪深300指数11.6pe1.35pb,恒生指数8.7pe0.90pb,央企指数已经低于恒生指数。而恒生指数在全球主要股指中垫底,中国股市在3141左右的优秀的大蓝筹股龙头股的估值水平足够吸引。对应大蓝筹股估值底或已出现,特别是在无风险收益率大幅下降的基础之下,股债差还在历史高位区,在资产荒越来越严重的前提之下,中国股市的大蓝筹股重心上行是有基础的有逻辑的。

从积极的股市政策来看,管理层开始启动投资端改革,证券市场迎来投资端改革的重要利好消息,其中公募基金的改革力度和速度逐渐加大,为市场带来中长期稳定资金,这将有力推动中国股市市场稳定。属重大利好消息,中国股票市场有希望了。公募基金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而当下的现状是今年初公募基金总额27.7万亿已经创出历史新高,已经首次超越银行理财,但股票基金只占2.62万亿的现状急需改变。这个比例稍作一点提升作用巨大。

从长期资金入市的角度来看,截止到2023年8月14日,今年以来外资入市数量已经达到2032亿,远超去年798亿,非常令人痛心的是,在内资踌躇不前的时候,外资将中国股市的大底抄走了。随着内资的逐渐觉醒,投资端的改革加速,养老金、险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银行理财、企业年金,上市公司回购、大股东增持,员工持股计划等长期资金入市会加速进行,随着获利效应的出现,庞大的居民储蓄将会逐渐进入股市。

从经济回升的角度来看,一季度GDP为4.5%,二季度为6.3%,7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3%,前值49,已经2个月回升,经济企稳回升迹象开始出现,对股票市场影响正面,属利好消息,随着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政策出台,包括民营经济31条、房地产政策调整、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力、发改委“三个一批”等一系列政策渐渐发挥作用,加上后续政策和储备政策的作用下,经济企稳回升概率很高,助推中国股市业绩底出现。

从中国长期发展来看,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力巨大,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1万亿,近十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6.2%,远高于2.6%的同期世界平均增速,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七国集团贡献率的总和,未来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比重还会慢慢提升,经济增长从长远看必然推动优质股票市场重心提升。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就打开了中国优质资产的上行空间。

https://www.xusbuy.com

上一篇:炒股口诀全集k线图 散户炒股口诀全集

下一篇:免费炒股软件哪家好用和免费使用炒股软件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