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股票行情网,股票入门,和讯股票,股票查询 - - 股票学习网!

无人车行业(无人快递车概念股)

2023-04-08 10:18分类:黑马捕捉 阅读:

中商情报网讯:我国智慧交通产业蓬勃发展,无人驾驶受到多地政策支持。目前,无人驾驶出租车、公交车、清扫车、物流配送车纷纷上路,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全面提速。

一、无人驾驶定义

无人驾驶是交通运输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是传感器、计算机、人工智能、通信、导航定位、模式识别、机器视觉、智能控制等多门前沿学科的综合体。无人驾驶汽车主要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自动驾驶关键技术包括环境感知与传感器融合、智能网络V2X、高精度地图、人机交互技术(HMI)等关键技术。具体如图所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无人驾驶行业发展政策

近年来,中国无人驾驶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无人驾驶行业发展与创新《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科技部关于支持建设新—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关于做好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等产业政策为无人驾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具体情况列示如下: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无人驾驶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目前,我国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技术进一步推动BAT等企业进入市场、加大投入研发技术,无人驾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无人驾驶市场规模由681亿元增至23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4%,预计2023年将达3301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渗透率

2021年L0自动驾驶汽车渗透率超过50%,L1为25%、L2为20%。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预计2025年L2自动驾驶汽车渗透率将达到46%。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专利申请数量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和智能网联的不断发展,我国无人驾驶专利申请数量不断增长。2017-2020年我国无人驾驶专利申请数量呈现增长趋势,我国无人驾驶专利申请数量由2017年的1255项增至2020年的2155项,年均复合增长率19.7%。2021年我国无人驾驶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为2107项,较2020年小幅下降,但整体仍处于高速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佰腾网、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投融资情况

伴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应用火热,无人驾驶汽车行业投融资规模迅速增长。2022年投资事件达141起,融资金额达478.75亿元。

数据来源:IT桔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无人驾驶行业重点企业

1.百度

百度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领先AI公司。百度布局其他业务总被调侃慢一拍,幸好无人驾驶领域不再如此,百度开发了JET架构,在无人驾驶的专利数量上排名第一。

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5.98亿元,同比下降0.89%;实现归母净利润26.06亿元,同比下降79.53%。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华为

华为建立了无人驾驶研发中心,并在阳澄湖半岛打造了占地面积600亩的测试基地,可模拟3000个典型交通事故场景进行测试。在应用上,阿维塔、AITO、极狐、广汽埃安等车企均与华为合作,引入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2022年上半年华为实现营业收入3016亿元,同比下降2.19%。与去年同期相比,运营商业务增长4%,企业业务增长27.5%,终端业务则下滑25.3%。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华为自动驾驶网络(ADN)通过三层智能的开放架构“给网络以智能,给运维以平台”,助力电信运营商加速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ADN三层架构包含云端智能、网络智能及网元智能,三层协同实现自动驾驶网络。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2022年8月,上汽享道robotaxi 2.0技术架构在临港发布,并在上汽临港工厂完成批量前装。2022年12月15日,搭载了上汽ai lab自研高级别自动驾驶2.0技术的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在上海临港正式投入运营。

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02.37,同比下降5.23%;实现归母净利润126.49亿元,同比下降37.84%。2021年主营产品包括整车业务和零部件业务,占比分别为71.42%和20.44%。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比亚迪

2021年比亚迪推出自研操作系统BYD OS,整合关于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供应方案。比亚迪开始投资芯片供应商地平线、激光雷达供应商腾聚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Momenta;2022年,比亚迪联合百度为其提供ANP(城市智能辅助驾驶产品)以及百度地图,并与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英伟达合作。2023年上半年起,比亚迪将在其部分新能源汽车上搭载英伟达DRIVE Orin芯片及DRIVE Hyperion平台,实现车辆智能驾驶和智能泊车。

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76.88亿元,同比增长84.37%;实现归母净利润93.11亿元,同比增长281.13%。2021年主营产品包括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占比分别为52.04%、40.00%、7.62%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图森未来

图森未来(TuSimple)是一个无人驾驶卡车品牌,创立初衷在于以L4级别(SAE标准)的无人驾驶卡车技术为全球物流运输行业赋能。2021年已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目前已进行了无安全员情况下的完全自动驾驶测试。

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5.3万美元,同比增长48.63%;归母净利润亏损1.13万美元。2021年自动驾驶占营收100%。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无人驾驶行业发展前景

1.无人驾驶新车渗透率有望提高

当前我国市场上规模量产车型的自动驾驶系统处于L2+级,由激光雷达等软硬件技术升级驱动的部分L3+级功能将于未来两年内逐步落地,L4级自动驾驶技术在积极研发与测试阶段,规模化应用正在从L2向L3过渡。《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线图2.0》为自动驾驶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政策方向,预计2025年,L2+和L3级自动驾驶新车市占率超50%;到2030年,L2+和L3级自动驾驶新车市占率超70%,L4级自动驾驶新车市占率达20%。

2.数据支撑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自动驾驶技术需要海量数据支撑,算法模型通过输入数据来接受训练,实现算法迭代。据统计,L5级自动驾驶汽车每小时需要1-20TB数据*。城市级真实道路路测积累的多样化数据也将成为迈向高级别自动驾驶应用的刚需。除外,大规模数据收集,包括个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信息、道路测绘等敏感信息,保障数据安全与合规使用也将成为关键。我国积极推进车路协同相关产业发展,“单车智能+网联赋能”的城市级智慧交通中国方案成为重要战略方向。目前,我国交通系统仍存在各模块数据孤岛问题,无法促进数据间有效连接,导致数据浪费。依托车路云一体化的全栈方案构建智慧交通大脑,通过数据挖掘、数据融合等技术,在云端智能控制系统中完成统一的信息采集、云端处理、即时反馈、智能调度、集中指挥等,将有效解决上述数据问题,赋能城市级智慧交通发展。

3.5G技术加快无人驾驶汽车发展

5G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动高级自动驾驶汽车的诞生,加快无人驾驶汽车的到来。新能源的关注,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将配备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携手同行。预计5G技术的应用将加快无人驾驶行业的发展。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无人驾驶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园区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等服务。

文 | 李安琪

编辑 | 李勤

在自动驾驶接受市场考验之际,低速无人驾驶智能底盘公司也在迎来落地机遇。

3月3日,易咖智车一口气发布了7款低速无人驾驶新车,分别为3款治安巡逻车、3款无人清扫车、1款无人转运车。

会上,易咖智车CEO舒亮多次强调了公司的定位:末端物流场景的线控车辆和底盘产品供应商和服务商。“易咖智车不做感知、决策算法,不做场景运营。”

易咖智车认为,随着无人驾驶商业化的推进,行业从看重算法能力的上半场,逐渐进入追求工程落地和效率的下半场,无人车辆本身开始变得尤为重要。比起与软件算法公司内卷,易咖智车更愿意和无人驾驶算法公司、场景方深度合作,为无人驾驶低速场景而造车。

易咖智车本次产品发布算得上丰富,覆盖了无人物流、无人清扫、无人巡逻三个场景。其无人巡逻车,能够覆盖巡逻、信采、综合治理等场景;无人清扫车,则是能够在非机动车道、公园、背街小巷等场景作业;无人转运车,适合大容量的工业搬运及城市配送场景。

易咖智车7款低速无人驾驶新车

当然,产品落地的前提在于商业模式的跑通。在易咖智车舒亮看来,末端赛道的爆发有三个条件:一是技术上实现去安全员;二是成本能够被算法公司与场景方接受,三则是政策层面的许可;

行业现状也逐步迎来成熟:从2021年开始行业已经逐步做到去安全员;低成本的可能已经开始显现,2022年无人快递车相当于1.5个快递员1年薪资,无人巡逻车相当于2个协警1年薪资,无人清扫车相当于3个清洁工1年薪资;此外,北京等城市都给了无人配送车相应路权。

这也是易咖智车等公司的机会。过去4年里,4年时间,易咖智车的产品已经在京东、白犀牛、一清创新、驭势科技、九识智能等低速自动驾驶公司落地,为其提供末端无人驾驶车辆提供底盘和乘车产品,累计出货已近千台。

可以看到,易咖智车的客户仍以自动驾驶公司和场景方为主,虽然规模还不大,但躲过了乘用车市场的激烈纷争。作为新物种,也没有车企会因此担心丢了“灵魂”。

但也因为属于新兴物种,低速无人车底盘所需的转向、制动、驱动等关键部件都与乘用车定义不同,复用率较低;且末端应用场景多元且碎片,场景和客户定制开发是高频率事件。

为此,易咖智车自研了核心部件软硬件模块,同时采用平台化、模块化方式开发车辆,让多车型开发成为可能,多产品线共用平台和模块,以降低量产成本。

本次活动上,易咖智车也与驭势科技、中科天极共同签署战略协议,将在无人清扫、无人巡逻等场景展开合作。易咖智车表示,今年总出货量将达千台规模,目前公司年产能达到一万台。

易咖智车还表示,将用更多的产品覆盖更多元的场景。人才储备方面,团队将扩充至200人以上,其中研发团队占比50%以上;在产品方面,今年发布的几款产品要到实际场景中“跑起来”,加快产品的进一步升级迭代;在技术层面,坚持底盘域控等核心部件软硬自研,进一步平台化、模块化开发,使得通用模块的复用率提升至80%以上,更从容地面对不同的定制需求;在供应链层面,进一步完善、优化供应链体系,降本增效。

智慧物流产业链龙头股票梳理,结合近期的信创以及马上到来的双11可以对该板块进行关注。

第五届中国智能物流技术装备大会将于10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办。据悉,会议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内容将涵盖智能物流、人工智能与无人物流运输、制造业数智物流、绿色低碳物流等领域。

 

何为智慧物流

针对智能仓储、智能配送、冷链运输等关键环节,运用人机交互、物流机械臂控制、反向定制、需求预测与售后追踪等关键技术,优化场景驱动的智能供应链算法,构建智能、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推进智能物流与供应链技术规模化落地应用,提升产品库存周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目前,国内仓储行业智能设备渗透率不高,据京东物流研究院数据,仍有约49.17%的企业未使用仓储物流自动化设备。随着智能物流渗透率持续提升,相关市场规模有望大幅扩容。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2016-2020年,我国智能物流市场规模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20年市场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元。

智能物流具备成本优势,可拓展性打开行业成长天花板:近年来,物流总费用逐年在上涨,传统仓储人员成本抬升,同时人员数量下降。智能物流系统能够降本增效,符合发展趋势需求。同时,各行业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理念、使用的自动化物流设备和软件等具有类似性,技术平台共性较大,不同行业之间具备可拓展性,打开行业成长天花板。

 

 

规模空间

近年来,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呈高速增长状态。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近6000亿元,2021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达6477亿元,同比增长10.9%。随着物流业与互联网融合的进一步深化,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达6995亿元。

 

产业中部分上市公司(欢迎补充)

柯力传感(公司的生态链投资聚焦于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智慧物流物联网装备、传感器仪表等领域,而汉克巴顿发展智慧物流和工业4.0领域的智能系统,与公司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公司与汉克巴顿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致力于打造标准化检重秤、失重秤、智能物流等装备,加快公司在智慧物流领域的布局。)

中航电测:公司目前主要生产销售应变式传感器,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商业衡器及过程控制、测试测量、消费电子、智慧物流、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

巨轮智能:公司利用自身已积聚的先进冷链立库装备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极大凸显公司冷链物流的“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水平。包括温度检测传感器、智能控制装置、智能机器人等,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适应、自诊断”等功能要素。

环旭电子:公司新闻提及的资产追踪器UT-1是参照工业等级规格、自主研发的原型设计样品,未来以JDM方式与品牌厂商合作开发产品,应用于物流领域、仓储领域;也可延展至消费性市场,例如宠物追踪等。

必创科技:公司的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及模组主要用于商用车。在工业互联网场景,公司主要提供光敏力敏的感知单元、无线连接及工业监测系统,目前已在智能制造、数字油田、智能电网、冷链物流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并逐步向智慧城市、水务水利、环保、医疗等应用方向拓展。

和而泰:公司聚焦智能控制器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所处行业市场空间巨大,细分市场众多,公司围绕智能控制器不断优化拓展新业务领域,形成以家电智能控制器、电动工具智能控制器为业务基础,以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储能业务、智能家居智能控制器为发展动力的产业结构。未来公司会根据市场发展趋势,积极优化拓展新业务领域。

贝仕达克: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控制器及智能产品两类。智能控制器在终端产品中扮演“神经中枢”及“大脑”的角色,是以微控制器(MCU)芯片为核心,置入定制设计的软件程序,经过电子工艺加工后,实现终端产品的特定功能。公司智能控制器主要包括电机控制器和锂电池控制器。

三丰智能: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多举升装配型AGV、单举升装配型AGV、潜入型AGV、激光标准叉车AGV、重载搬运AGV等多品种AGV产品。

迈赫股份:公司正在拓展智慧物流等细分行业的市场空间。

今天国际:建设智慧物流系统是公司核心业务板块之一。

杰创智能:公司实施了多个智慧物流相关项目,如“东莞市港口通讯调度指挥平台”,该平台能够保障海关的高效、安全运作,是一个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保税贸易等各类功能于一体的管理平台。

深城交:智慧物流是公司所提供的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其发展包括了大数据分析、交通模型、物流网、在线仿真等应用技术。

中远海科:公司的智慧航运、智慧物流业务主要为港航企业、物流企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公司将持续关注相关国家政策与行业动向,积极把握政策驱动带来的市场机会,做大做强智慧航运、智慧物流业务。

诺力股份:公司智慧物流系统业务2021年上半年营收约13.7亿元,2021年上半年智慧物流系统业务营收占总营收的约50%。

传化智联:公司定位为服务生产制造的智慧物流平台,与电商领域相关物流体系不同,平台上流转的货物具有非标准化的特点,而电商体系主要以快递包裹等小件为主。在优势上,首先公司已在物流领域探索并积累了20年的经验,在全国已建立了较完善的公路港网络,聚集了大量物流企业、运力等资源,不断吸引周边制造企业到港内发货,解决企业供应链方面的问题,因此传化平台上的客户更加丰富,市场更大,也更能体现出生态价值。其次,相比电商体系,传化提供的服务更加多元化,从整车到零担,包括集、分、储、运、配各环节,为企业提供端到端一体化解决方案。

作者|深水财经社 卜泰东

 

近日,智能驾驶创业公司纵目科技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有望成为科创板“智能驾驶第一股”。

 

该公司曾获君联资本、小米等投资,但目前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近8亿元。不过,近日国内智能驾驶领域相关政策密集发布,业内认为,在政策推动下,国内智能驾驶领域有望向L3级别突破。

 

 

联想、小米投资,赛力斯、长安都是客户

 

成立于2013年的纵目科技,注册地位于上海市,主要从事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官网显示,其产品包括L4自主代客泊车系统(AVP)、自动泊车系统(APA)、360度环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ZATLAS全栈高精地图等。该公司本次拟在科创板发行3211万股,募资20亿元,用于上海研发中心建设、东阳智能驾驶系统生产基地项目(一期),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书显示,纵目科技具备L2级别自动泊车辅助功能的产品已在近二十款车型上实现量产,年出货量超过10万套。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2021年纵目科技APA融合泊车系统市场占有率在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第三方供应商中达到8.1%,2022年1-5月上升至18.1%。

 

在高级别自主泊车领域,公司是业内少数较早获得整车厂商L4级封闭园区低速智能驾驶量产项目的供应商之一,已量产或取得定点的客户包括赛力斯汽车、长安汽车、岚图汽车、吉利汽车等。

 

2020年、2021年,一汽集团都是纵目科技第一大客户。今年一季度,赛力斯汽车一跃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对其销售额达到3592万元,占比39.9%。第二到第五大客户分别为长安、岚图、吉利、一汽。

 

纵目科技创始人唐锐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是美团王兴的师兄,并曾任CSR半导体(已被高通收购)全球资深研发总监。目前,唐锐间接控制纵目科技22.17%的股份,与其母亲李晓灵合计控制纵目科技33.3%的表决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企查查信息显示,纵目科技从2015年起已经历九轮融资,早期主要的投资方为协同创新基金和君联资本。去年6月,纵目科技获得小米产业基金领投的1.9亿美元融资。而彼时距小米官宣造车不过两个月时间,纵目科技也因此备受瞩目。

 

如今招股书显示,联想控股旗下的君联资本和联瑞前沿合计持有纵目科技9.94%的股份,为最大的机构股东。小米产业基金持股4.73%,为第五大股东;高通控股持有2.61%,为第九大股东。

 

2017年2月,纵目科技曾在新三板短暂挂牌,当年年底即主动申请终止。

 

亏损难题待解,竞争压力大

 

12月1日,身为纵目科技第一大客户的赛力斯汽车公布最新销售数据,11月销量8262辆,同比增长335.07%;年内累计销量69884辆,同比增长721.68%。在新能源汽车迎来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智能驾驶被认为是未来汽车的必然方向。不过,当下以量产自动驾驶为主要业务的不少企业仍然面临盈利难题。

 

招股书显示,纵目科技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分别实现营收4966.01万元、8383.04万元、2.27亿元、9003.48万元,同期分别亏损1.6亿元、2.09亿元、4.16亿元和1.55亿元。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0.75%、16.43%、13.21%和10.38%,相对较低。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纵目科技未弥补亏损达到11.19亿元。公司表示,尚未盈利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产品研发投入较大、部分产品的研发周期较长,同时部分定点车型项目尚未进入量产阶段。

 

“近年来,随着下游应用领域需求井喷,智能驾驶企业需要迅速响应市场需求,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开发新技术与新产品,由于各类场景在不同时间区域条件下差别较大,因此智能驾驶技术难度远超预期。高级别智能驾驶的技术难度呈指数增长。”纵目科技认为,智能驾驶企业需要在前期投入较大的研发成本和较多的人才投入才能保证智能驾驶功能的更新迭代,受到资金、创新的双重压力。不仅如此,在汽车智能驾驶行业,国际供应商在汽车电子领域深耕多年,拥有较大话语权,国内企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在A股市场上,德赛西威和经纬恒润都有智能驾驶业务。前者在 L0-L2 级别智能泊车系统领域拥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后者在前视系统方面市场地位占优。从智能驾驶业务收入来看,德赛西威去年达到13.87亿元,主营利润2.88亿元,毛利率达到20.78%,相比纵目科技业务更加成熟。经纬恒润去年为3930万元,利润892元,在其整体业绩中占比不到1%。

 

政策利好密集,智能驾驶何时爆发?

 

纵目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未来收入增长主要取决于智能驾驶系统渗透率的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新车型项目的持续量产落地时间以及下游整车厂商订单的增长等因素。

 

尽管2020年我国前视ADAS系统供应商海外零部件巨头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天风证券认为,在自主品牌崛起的大趋势下,我国厂商有望凭借本土化、高性价比、服务响应及时及数据合规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展海外市场。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我国前装ADA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标配新车上险量为807.89万辆,渗透率30.78%,同比增长29.51%。该券商认为,智能驾驶系统的前装渗透率将会持续提高,随着前装L1级智能驾驶向L3级升级,单车价值量有望从千元提升至万元级别,“我们测算我国L1-L3级智能驾驶2021年行业规模约为302亿元,但到2025年可达约862亿元,行业CAGR(年复合增长率)为30%,将会保持高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涉及智能驾驶的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有望对行业带来实质性利好。《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8月1日起实施,首次允许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别)及以上级别的无人驾驶车辆上路;上海9月印发《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L2和L3级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11月2日,工信部、公安部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对搭载L3、L4级别智能驾驶功能的车辆进行准入管理和城市限定公共道路上路试点工作。

 

江苏某智能出行行业专家表示,一系列政策的推进,利好整个智能驾驶行业,可以推动产业化的落地。他认为,L3级别以上的乘用车、商用车,因为道路条件的复杂性,还有对零部件的算力、可靠性的要求比较高,何时实现产业化突破尚难预测,但自动驾驶的轮式装备,如环卫车、快递车等,已经具备商业化条件,现在要解决的就是法规的问题。

 

而对于纵目科技、德赛西威这样以汽车前装业务为主的企业而言,该人士认为,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市场越来越大,这类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好的。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一方面是技术的先进性,要适于量产;另一方面,对汽车行业来说,要大规模市场化,还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https://www.xusbuy.com

上一篇:基金份额折算(基金份额发售公告是什么)

下一篇:000987股票(股票)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